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全省重点培育12大特色优势产业

时间:2021-03-02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即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3月1日召开的河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将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传统农村向美丽宜居乡村转变的重要目标。

粮食总产 连续保持在700亿斤以上较高水平

“十三五”时期,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良好开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连续保持在700亿斤以上较高水平,菜肉蛋奶果产量均居全国前6位;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四个农业”加快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全部完成。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全省23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绝对贫困。

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圆满完成,改造农村卫生厕所905.74万座、普及率达到72.2%,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覆盖村庄4.79万个、占99.2%;3.6万个村庄生活污水实现有效管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布局创建28个省级、11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收入“空白村”基本清零。

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综合服务站“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100%,农村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去年全省粮食总产759.2亿斤

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583.5万亩,总产759.2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增量全国第四,小麦质量全国最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

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省委一号文件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全面开展耕地“非粮化”排查整治行动,摸清问题底数,分类妥善处置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同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年内新建400万亩以上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今年国家下达河北省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力争产量稳中有增,确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展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全面推广优良节水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体系。选定产粮大县集中、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建设稳产高产、产业集聚、成龙配套、优质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实农业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在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小麦、玉米、稻谷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

全省重点培育12大特色优势产业

当前,河北农业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关键。省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配套制定12个产业推进方案,形成了1+12的政策支持体系。总的布局是全省重点培育12大特色优势产业,其中3个千亿级产业、4个300亿级产业、5个百亿级产业,打造100个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00个高端精品。具体措施是: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分区域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围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谷子、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优势食用菌、沙地梨、优质专用葡萄、山地苹果、高端乳品、优质生猪、优质蛋鸡、特色水产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上下联动、分级打造,省级重点抓跨市域发展的大品种、大产业、大集群,市级重点抓跨县域发展的品种、产业、集群,县级大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推动发展产业强镇,引导形成“一村一品”。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着力实施土壤环境改良、现代种业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标准推广、设施装备升级、绿色生产推进、加工保鲜提升、休闲农业培育、“河北品牌”打造、园区基地带动、联合发展促进、产销渠道对接等12大工程,将科技、绿色、品牌、质量等现代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着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向县域特别是特色优势区集中,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引导更多农户加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带动农户更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今年完成21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把乡村建设行动摆在重要位置,单列板块、重点部署。全省乡村建设行动,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有序展开:

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在治污治乱。整市整县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今年改造卫生厕所100万座,完成21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在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工建设22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加快实现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继续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建设一批村庄洁净全域推进示范县。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在以点带面。突出环京津、环冬奥赛区、环雄安新区核心区、环设区市主城区和主要高铁高速沿线、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带等重点区域,今年成线连片、高标准建设2000个美丽宜居乡村,到“十四五”末全省美丽乡村累计达到1万个,覆盖20%的村庄。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重在综合示范。优选有条件的区域,统筹规划、连片打造、梯次推进、动态提升,布局创建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统筹推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示范引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打造华北乡村振兴标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能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更不能超越发展阶段、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强迫农民上楼,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提高土地出让收益 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强化”。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建立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发挥好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作用。

强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设立由党委、政府负责同志领导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

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保障领域,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十四五”末提高到50%以上。支持市县使用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落实返乡创业各项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参与乡村振兴。

强化乡村振兴督导考核制度。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重大政策落实开展专项督查,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燕都融媒体记者李会嫔)

  • 上一篇:各类自然保护地 5月底前禁止野外用火
  • 下一篇:河北将进一步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