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就案说法|婚约解除,彩礼还能返还么?

时间:2021-03-12

长城网讯(记者蔡洪坡通讯员门凤娇)彩礼,是我国传承至今的婚嫁习俗之一,在男女双方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以婚约为前提,牵涉财产,因而也产生了不少纠纷。

胡先生与刘小姐经人介绍相识,在恋爱期间像很多情侣一样,胡先生给刘小姐购买了若干礼物,且会发一些微信红包及转账给对方。随着时间推移,两人感情也在慢慢升温,开始谈婚论嫁。一切水到渠成,按照当地传统习俗,胡先生给了刘小姐定亲款18000元,双方举行婚礼前又给付了彩礼款66000元,因刘小姐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仅在亲朋友好友见证下举行了婚礼,当时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而世事难料,两人还未等到领结婚证那天,仅仅共同生活了一年多后,因感情问题产生矛盾,解除了婚约,最后还因为彩礼问题闹上了法庭。

黄骅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婚约成立后,男女双方互赠彩礼的行为,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婚约解除,赠与合同生效条件已不存在,受赠人继续占有彩礼已无法律依据,故应当返还。原告胡先生、被告刘小姐按照农村习俗订立婚约并给付彩礼,二人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举行结婚仪式,共同生活一年多的时间,被告刘小姐在与原告胡先生共同生活期间亦有一定的支出,按照公平原则,结合当地农村对结婚的认识和理解,原告要求的彩礼不宜全额返还,酌定为定亲款、彩礼款的50%,即42000元。对于原告主张的其他款项,因证据不足而未被认定。

最终,黄骅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令被告刘小姐返还原告胡先生定亲款、彩礼款共计42000元。

【法官说法】

不论是之前的《婚姻法》,还是现在的《民法典》,都没有对彩礼相关问题进行明确规定,目前审理此类婚约财产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刚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部分彩礼往往会用于二人共同生活的开销,且依照习俗女方也会相应地给付男方一定数额的陪嫁嫁妆,以上费用都应折抵返还的彩礼;另一方面二人处于恋爱期间互赠礼物和红包转账行为并不属于彩礼范畴,这些财产的性质都属于不以缔结婚姻关系而进行的婚前财产赠与。

此外,随着《民法典》实施,不少人认为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意味着禁止给付彩礼。事实上,这是对《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断章取义的误读,该法条的完整规定是“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该条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婚姻自由,禁止买卖婚姻,而非禁止符合习俗的一切金钱往来。我国法律始终支持符合当地文化和善良风俗的彩礼习俗,适当的彩礼不仅可以为美好的婚姻锦上添花,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 上一篇: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全面提高省直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王东峰作出批示
  • 下一篇:《单招进行时》—2021高职专业哪家强?听听专家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