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坡上“种太阳” 劳动就业奔小康
张家口光伏扶贫电站建成规模全国居首
覆盖贫困户14.25万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5%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雪威 通讯员徐帅、杨志楠)“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上世纪80年代的儿歌《种太阳》,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印象。昔日“种太阳”的美好愿望,如今在张家口变为现实。
走进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蓝色的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网。
“过去种土豆,现在还能种‘太阳’,你说稀奇不稀奇。”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2013年底,全村443户中有212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现在村里建起了5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5万千瓦集中式农光互补扶贫电站,村民喜赚“三金”:土地流转金、光伏电站受益金、打工薪金,算下来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每年村集体还稳定收入70多万元。
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区域的张家口,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从2015年起,张家口市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点,在赤城县进行光伏扶贫试点,通过整合有关支持政策,科学谋划村级扶贫电站和集中式扶贫电站建设,深化“可再生能源+脱贫攻坚”商业模式,实现了稳定的经济效益,带贫效果十分明显,经验做法逐步推广到全市12个贫困县区。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主要有3种形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屋顶光伏扶贫电站。”张家口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各种建设形式的不同特点,该市创新融资模式,采取政府全资、企业全资、政府+企业、北京对口帮扶、企业捐赠等方式进行建设,充分调动了新能源企业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难题。赤城县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采取“金融+光伏”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贷款获得建设资金,大力发展屋顶光伏产业。目前,全县已安装屋顶光伏电站85座,规模达442千瓦,户年均增收2000元。
在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过程中,该市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大力推广高架农光、林光等“光伏+”电站,着力打造光伏扶贫的创新样板。注重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探索应用推广了低倍聚光、碲化镉弱光发电技术和双波、N型等先进光伏组件以及单轴太阳能跟踪支架系统,有效提高了光伏扶贫电站发电量,增加了贫困户扶贫收益。张北县小二台镇脑包底村采用碲化镉发电技术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量较多晶硅发电量高出8.8%。
为有效解决部分村级电站运营寿命周期缩短、集体资产损失、盈利不足等问题,2019年2月,赤城县、怀安县、万全区、桥东区委托市能源局统一招标,优选技术全面、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的公司,采取集中运维方式,运维成本0.08元/瓦,比全市平均运维费用降低了0.02元/瓦,进一步提高了扶贫收益。
光伏扶贫实现了“三变”,即变资源为资产、变“输血”为“造血”、变“等靠要”为奖勤奖劳,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康保县将光伏收益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的形式发放,群众通过参加公益岗位获得劳动收益,光伏扶贫电站还为各贫困村提供卫生保洁员、护林防火员等公益岗位1.5万余个,解决了全县15365名弱劳动力无法转移就业难题。该县的“荒山坡上‘种太阳’,劳动就业奔小康”光伏扶贫典型经验,荣获“第二届中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张家口市光伏扶贫累计分配收益10.48亿元。其中用于公益岗位资金4.7亿元,用于小型公益事业资金2.43亿元,用于奖励补助资金1.8亿元。
被张家口百姓称为“种太阳”的光伏扶贫,让贫困村民获益,让村集体获益。截至2020年底,张家口市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项目1112个、规模135.9万千瓦,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光伏扶贫覆盖贫困户14.25万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5%。光伏扶贫已成为该市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