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眼下,春耕春种春管正在燕赵大地如火如荼展开。
今天的农业生产,已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黑科技”广泛应用,种植结构越调越优,生产方式越调越绿,粮食安全保障的基座筑得更牢了。从今日起,河北日报刊发《春耕时节访农家》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领略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气象。
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
3月26日一大早,在石家庄市藁城区五丰农机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伴随着机声隆隆,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加装施肥机开始作业。记者远远地就能看见合作社理事长王永昌忙碌的身影。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往地里跑,观察小麦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蹲在麦田里,王永昌拔出一棵麦苗轻捻分蘖。“分蘖多,抽穗多,收成就高,今年长得不赖!”他说,墒情好,苗情好,现在麦苗一天一个样,得根据长势安排施肥、浇水、打药,快到小麦拔节窜高的时节了,得盯紧。
王永昌是当地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的小麦种植面积近1100亩。“麦种好,收益就有保障。”王永昌告诉记者,他种植的全部是优质强筋小麦“藁优5766”,产量和种普通小麦相当,一亩地能收500公斤至550公斤,但价格一公斤能高出普通小麦0.2元以上,一亩能增收100多元。
区别于普通小麦,强筋小麦面筋强度高,延伸性好,是制作面包、饺子的最佳选择,也成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替代国外进口小麦的“香饽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其中一项就是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藁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像小麦这种农产品就要瞄准“优质专用”,推广优质强筋小麦为种植户们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
实实在在的收益,坚定了种植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信心。据了解,藁城区是全国强筋麦发源地,也是最佳种植适宜区。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乡打造、全区推进的原则,藁城区建立了3.08万亩强筋麦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区藁优系列强筋麦品种种植面积达45万亩,探索建立了“共享粮行+存粮分红”等6种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形成了“统一规划、订单生产、优质优价、利益共享”的优质麦产业链。全区“藁优2018”“藁优5766”等藁优系列强筋麦品种种植面积普及率达到90%以上,稳定了粮食生产,优化了种植结构。
当日,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也来到麦田。技术人员拔了一株小麦,扒拉着苗株,给王永昌讲解注意事项:“即将进入小麦拔节期,水肥管理要跟得上。”随后,技术人员针对这块地的墒情、苗情开具精准处方。
“种出优质小麦也是‘管’出来的。”王永昌接过话茬,“啥时候打药、浇水、施肥,技术人员都亲自来地头指导,又是讲座,又是发明白纸,手把手教技术。”
眼下,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记者了解到,春耕备耕期间,藁城区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麦田进行苗情调查和墒情检测,并结合气象中期预测,提出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制定了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如今,藁城区强筋麦产业年贸易量达210万吨,实现产值115亿元,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站在地头上,看着麦苗长得健壮,王永昌说,有良种有技术有措施有干劲,何愁今夏不丰收?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河北省许多地方的农民都在积极行动。
日前,在赵县天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300余亩生姜完成种植。在做好小麦、梨果传统产业春耕生产的同时,赵县全面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大、做精、做强特色产业,发展设施瓜菜、生姜和芦笋种植。
邢台市南和区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当地土壤含沙量较大的特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依托公司订单引导农民发展紫菀、柴胡等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农情调度初步统计,今年全省春播种植面积预计4381.3万亩,较上年增加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564.4万亩,较上年增加1.6万亩;棉花294.8万亩,较上年增加1.6万亩;油料528.9万亩,较上年减少2.4万亩;瓜菜773.2万亩,较上年增加8.7万亩。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河北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不懈稳住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让优质特色粮唱主角,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高涨。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分区域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集中力量打造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谷子、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优质食用菌、沙地梨、优质专用葡萄、山地苹果、高端乳品、优质生猪、优质蛋鸡、特色水产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100个高端精品,连点成面、连片成带、集群成链,带动全省构建形成特色鲜明、规模开发、高端带动、集群扩展的优质特色农作物生产发展的新格局。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