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雄安新区·样本故事|一枚印章

时间:2021-04-01

近日,雄安智绘未来科技园,人们在等待数字交通自动驾驶车。通讯员刘向阳摄

3月22日,记者一走进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作人员边震很快就迎上来询问,“请问办理什么业务?”

大厅内稍显安静,只见一些人正在综合窗口、自助办理区以及自助办税区域办理业务。即使窗口没人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也都在专心致志地盯着办公电脑。

“95%的业务实现了网上办理。”边震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推广,总体业务量不降反增,只不过是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新区公共服务局市场主体准入组副组长高松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19年1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察看服务窗口,了解雄安新区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工作情况,充分肯定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贯通服务的做法。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高松说:“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们‘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贯通服务的做法,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更加激发了我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拓创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雄安服务”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保障能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区建设发展。

近日,办事人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前办理业务。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一会三函”审批压缩至14个工作日

“前期工作函取得,施工意见登记函取得……”2月23日,容西片区A单元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通过“一会三函”审批。审批仅用了14个工作日,为项目开工节省了不少时间。

“一会三函”,即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取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通过“一会三函”审批,项目即可开工建设。自2019年以来,推进“一会三函”审批试点,一直是新区建设项目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打造“雄安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雄安新区明确要全面提升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压缩项目审批时限,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点,实行极简审批,并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最优、最简、最快的审批服务。目前,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特别是“一会三函”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4个工作日内。

针对按照“一会三函”审批开工建设的项目,新区行政审批中心都要积极提醒项目负责人“以函换证”,对项目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合一”电子证书,推动实现“一书三证”和“一会三函”全流程在线审批。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卫告诉记者,审批时限越短,企业办事效率越高。为此,他们充分发挥“一会三函”优势,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审批人员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严格执行“一个窗口接收、一个平台受理、一个图章审批”的一站式审批流程。

精简行政许可事项,也是压缩审批时限的重要一环。目前,新区本级先后承接省级行政许可事项343项,基本实现“雄安事雄安办”。按照“分级分权,属地管理”原则,下放三县89项新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模式,划转集中新区管委会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启用“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政务服务事项95%以上网上可办

“企业变更(备案)登记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审批,部分事项在办理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3月9日,来自中浩华众创空间河北雄安有限公司的张扩办理好企业变更(备案)事项后兴致勃勃地说。

据张扩介绍,当天他打开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点击相应页面,并填好申请更改事项,确认提交,不到一分钟,页面便出现已完成结果。

这个审批模式是“企业变更(备案)秒批承诺制”,简称为“秒批”。日前,雄安新区印发《雄安新区企业变更(备案)秒批承诺制工作方案》,在企业注册信息联通共享的基础上,对企业变更(备案)登记传统申报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告知承诺基础上对审批流程优化,实现秒批。

与此同时,全省首创企业变更(备案)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助力新区进一步精简企业准入注册审批流程,打造“零跑腿、不见面、智能审、无人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新区这一创新举措,极大便利了企业变更(备案)登记业务办理,标志着新区政务服务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陈卫告诉记者。

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加快推进“一窗通办”,对全部行政许可事项一窗受理。积极推进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95%以上网上可办。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升智慧办税水平,搭建24小时办税服务渠道,简化退税资料传递,平均办理退税时间缩短40%以上。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政通雄安”APP、运营微信公众号“政通雄安”……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市场主体准入组企业登记工作人员文慧介绍,不仅是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在技术上,他们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1至2月,新区本级新设企业220户,通过“全程电子化”零见面方式办理196家,占比89%。

为北京前来注册落户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近日,叶紫嫣从北京来雄安新区注册一家经营财务类业务新公司。“听说雄安新区为北京前来注册落户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却没想到比想象得还快。”在体验到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后,叶紫嫣特别开心:公司一天内就完成了在雄安的注册。

优质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北京高端高新企业的认可。文慧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一批北京企业在雄安新区注册,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除了很多知名央企相继在新区成立子公司积极布局外,像中关村的千方科技、寒武纪等民营企业也在新区落户。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为北京疏解企业落地提供更多便利,优化北京企业迁移流程、允许符合条件的北京迁入企业保留原名称、允许符合条件的地址开展“集群注册”,打造承接疏解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对非北京企业严格产业准入履行“一支笔”审批,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和质量。

“让北京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就是我们的初衷。”陈卫表示。

今年,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加大“京津冀+雄安(3+1)”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力度,正在试行北京与雄安新区“跨省通办”相关业务办理工作。

“京津冀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已正式上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已经专门开设“雄安新区服务窗口”。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其他地方的政务大厅分别开设“京津冀‘一网通办’综合窗口”,实现共计60项异地政务服务事项咨询、收件、发证等服务,在北京政务大厅可以直接办理13个雄安事项。

雄安新区提出,将持续加大帮办服务力度,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全程帮办。搭建企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检索、订阅、匹配服务,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实现一次申报、快速兑现。截至2021年2月底,新区本级企业共3716户,内资企业3628户,外资企业34户,其中北京投资来源的企业3225户。(河北日报记者苑立立)

  • 上一篇:雄安新区·样本故事|教育先行
  • 下一篇:雄安新区·样本故事|水清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