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薛惠娟、张昊、戎晓杰、许佳奇
让长城精神生生不息
——专访剪纸作品《长城万里图》作者姜艳华
在中国版图上,巍巍长城,蜿蜒万里,雄峙千年,谱写出恢弘的历史篇章。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河北展区,一幅36米长的巨幅剪纸作品《长城万里图》震撼人心地讲述着长城故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这件艺术品的作者是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抚宁剪纸传承人姜艳华。
“我家世世代代住在长城脚下,我就出生在秦皇岛山海关西关,那里跟古城就隔着一道墙,出了家门一抬头就能看到长城。我的儿子也是在长城边出生、长大的。”9月23日上午,姜艳华站在《长城万里图》前,说着家中两代人的长城情。她说,融入血脉里的长城情缘,促使她不断将目光投向家乡特有的长城文化资源,一次次将雄浑壮观的长城作为剪纸创作主题。
其实,早在创作《长城万里图》之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姜艳华已经“剪”出了众多以秦皇岛境内长城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天下第一关、老龙头、角山长城、铁门关……这些身边的长城成为她作品中的“主角”。她把长城的精神面貌用大众看得见、读得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剪纸艺术拓展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抚宁的特色礼品,这些亮眼的剪纸作品备受游客青睐。
“现在,人们提起中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万里长城,它已经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了。”早在着手创作《长城万里图》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姜艳华一直在心里反复琢磨:长城是历史,是文物,更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如何才能打破地域局限,以更完整、更全面的视角彰显长城厚重的中华文明历史内涵,以及长城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时代精神?为了寻找到答案,姜艳华一次次走上山海关、老龙头、慕田峪、居庸关等地的长城进行采风。感情丰富的她沉浸在创作激情中,每次漫步长城都激动不已,头脑中浮现出无尽的遐想:古战场飞扬的胡笳羯鼓、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对和平的向往、革命先烈面对苦难奋起抗争的身影……“要用剪纸长卷的形式把万里长城连接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伟大的长城精神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姜艳华的心里一下子有了答案。
9月2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河北展区,《长城万里图》吸引观众驻足。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纸短而情长。几千年来,长城见证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相伴相携、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有限的篇幅里,选择哪些点段进行刻画和展现,是摆在姜艳华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姜艳华不但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还发动身边好友搜集大量有关长城的史料和图片、视频资料。
“前期准备阶段我就在想,这件巨幅作品创作完成以后,一定是要面对社会、面对大众的,得把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讲明白、讲确切,不能有一点马虎。”从准备阶段入手,姜艳华就开始一点一点地“磨”,直到半年后,她选定了近80个长城关隘和众多长城内外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作为创作重点。随后,她和儿子梁浩一起创作了这幅36米长、汇聚了近80个重要长城关隘、刻画了3800多个人物的巨幅剪纸作品《长城万里图》。“我心里一直放不下长城,对它的这种感情也感染着我们一家人,所以我希望儿子能够接过‘接力棒’,和我一起创作长城剪纸作品,为弘扬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尽一份力。”提到一家两代的长城情缘,姜艳华发自肺腑地说。
三年时间、两代传承人、一幅剪纸长卷,《长城万里图》彰显着长城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从明长城东部入海口的老龙头,到“大好河山”大境门;从素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的山西雁门关,到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塞嘉峪关,万里壮阔,尽收画卷。
长城的每一块砌砖、每一块垒石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这样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在《长城万里图》中。“山海关老龙头部分,人物和场面生动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撒网打鱼的,有织网晒网的,有扛着锄头去农田干活的,还有娶亲的喜庆场面。铁门关那里,还刻画了热闹的农贸市场、骡马交易市场等。这些场景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小片段。”姜艳华指着剪纸作品中展现的繁华盛景说,自古中国人骨子里就是爱好和平的,长城是实现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桥梁。
深圳文博会开展首日,河北展区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他们驻足于这一巨幅剪纸作品前,啧啧称赞,细细品味,拍照留念。深圳市民王江伟久久凝视着《长城万里图》赞不绝口。“我曾登上万里长城,感受其大气磅礴和恢弘壮丽。没想到今天能在这幅剪纸作品里,再次体验到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一幅了不起的佳作。”说着他又举起手机,拍下《长城万里图》的各个细节画面。
巍巍长城,千百年来,如母亲一样伸开臂膀呵护着长城内外的万亩良田和亿万华夏儿女。走进新时代,记录了中华民族兴衰的万里长城,更见证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世纪辉煌。“长城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更是未来的,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成为长城精神的传播者和讲述者。”姜艳华说,此次前来参加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是《长城万里图》首次走出河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未来,她希望更多人通过这幅凝聚着长城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感受历史变迁,领略时代画卷,进而激发文化自信。 (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薛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