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武汉人艺接连推出《罗汉传奇》《亲》两部木偶大戏,受到广泛赞誉,这也让曾经历过辉煌的武汉杖头木偶,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在国内,杖头木偶并非武汉独有,西北的“耍杆子”、四川的“木脑壳戏”、广东的“托戏”都属这个范畴。
武汉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武汉杖头木偶以“脸部表情生动、服饰精美”在圈内闻名,早些年武汉杖头木偶上甚至能看到汉绣、湘绣的手艺,由此可见,武汉杖头木偶对造型、服饰等方面的追求。
4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汉木偶剧团(武汉人艺木偶中心前身)老团长沈应春的工作室。他一边给木偶安装手臂,一边道:“这几年,木偶戏越来越得到重视,保护传承都在进行,唯独木偶制作断了代,趁着身体可以,我希望把木偶制作的手艺传给年轻人!”
偷师学艺
今年75岁的沈应春起初并不会做木偶。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毕业的他,原本在武汉从事绘画创作,后因木偶队演现代戏需要制作布景的美工,沈应春才开始与木偶结缘。
进入木偶队,沈应春因为基础好,年轻肯干,很快成为幕后制作团队的骨干。工作中,他慢慢对木偶制作产生浓厚兴趣。
1963年,按照木偶队原有的木雕木偶,沈应春也做了个木雕木偶。“这算得上是武汉本地制作的第一个木偶。”后来,在一次北京木偶团来汉演出中,对方使用的纸浆木偶让沈应春大开眼界。
“过去杖头木偶都是实木雕刻的,木偶重,表情不丰富。北京木偶团用的可是纸浆木偶,人物造型精美,很轻便。”趁着对方在汉演出,沈应春借机“偷师”,学会了纸浆木偶制作。
不断创新
掌握了纸浆木偶的制作方法,沈应春和同事制作了一批木偶。可正当木偶戏在武汉红火时,文革开始,木偶队遭遇“关箱”之痛,全员解散,下放农村。一批木偶被当废品卖掉,木偶身上的华衣美服,甚至绣花戏服,也被一捆捆集中起来,用秤一称,按照废弃布料处理了。
1972年,木偶队重建,沈应春重回木偶团,他一面抓紧做木偶,一面琢磨创新。杖头木偶有一个命杆,它也是木偶的“中心骨”,这个命杆可谓机关重重,木偶能转头、眨眼睛、张嘴巴,全都靠这个命杆实施。
早年的杖头木偶的命杆就是一根被掏空的木棍,用起来不方便,沈应春后来将木棍底部换成“手枪把”,使用握感更好,操作更顺手。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杖头木偶的点头动作。过去杖头木偶点头,都需要靠举着木偶的演员动手腕,完成该动作。沈应春通过琢磨,在杖头木偶的命杆处改装设计,让演员只用通过命杆便能完成这一动作。
此后的几年,沈应春抓紧时间四处学习,掌握了不少新的技巧,同时,他也网罗了一批制作人才,为日后武汉杖头木偶的辉煌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2年,武汉市木偶剧团以《木偶神韵》参加全国皮影调演木偶大赛,一举拿回了最佳表演、最佳造型、最佳剧目等7项大奖。
木偶传承保护要齐步走
经历辉煌后,武汉杖头木偶戏和许多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的困境一样,生存空间被现代的审美趣味挤占,男女老幼守着围布看木偶小人儿的场景,很久没有出现了。
直到近两年,武汉人艺为保护、传承武汉杖头木偶,成立武汉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武汉市艺术学校开设木偶班,培养木偶艺术后备人才,两年创排了两部原创木偶剧,扩充武汉杖头木偶的影响。
看到木偶戏受到关注,并在不断传承,沈应春更为木偶制作人才缺乏忧心忡忡,“一个木偶剧团不能没有自己的制作队伍!”
虽然退休已15载,看到当年自己做的木偶还在演出,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不安。
过去,沈应春带领的木偶制作团队,首先会深入到剧本创作,跟编剧对接,及时按照人设进行草图设计,待得剧本定稿时,木偶也基本制作完成。现在,木偶靠外买,买回来后还需要根据剧情二次制作,不仅耽误时间,费用也大。另外,演员也未见得用得顺手,“毕竟木偶需要反复调试,演员们才用得习惯。”
沈应春说:“木偶的传承和保护,既不能少了表演,也不能少了制作,齐步走才能走得更稳!”
面对老人的期盼,武汉人艺总经理田清泉表示,过去武汉木偶剧团的制作团队非常优秀,但随着老一批艺人的离开,木偶制作的确出现了断档。如今,武汉杖头木偶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武汉人艺肯定会加强木偶制作人才的培养,把老艺人请回来授徒,把有这方面天赋的年轻人送到国内知名的木偶团队学习木偶制作,一定不能让这门技艺失传。记者 王理略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