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6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在汉口召开。今年武汉将推出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举措,让市民更方便地看演出、看图书、看展览,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武汉“戏曲码头”的建设和振兴。
让市民更好地看书观展赏戏
今年武汉市的“文化五城”建设将继续实施“三个1000万人次”文化惠民工程,也就是观看各类表演的观众、读者服务人数以及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均突破1000万人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武汉去年到今年的文化建设在这几个方面投入了不少。去年,武汉新添江汉关博物馆、长江文明馆、湖北电力博物馆等8家特色博物馆,博物馆总数达到176个,武汉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江岸区“汉口中宣部旧址暨瞿秋白故居陈列馆”也相继建成。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武汉的博物馆数量排在前五。各博物馆在策划精品展览、各种收藏、公共教育活动方面精彩纷呈。
武汉的武汉杂技节、琴台音乐节、中华优秀戏曲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不小影响。为了提高演出质量,培养市民周末进剧场看演出的文化消费习惯,市直小剧场还推出了“周周演”等文化活动。今年各剧场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丰富市民的休闲生活。
去年春天出台了《武汉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体系出台近一年,把武汉的全民阅读建设推向高潮。其中每区每5万人一个书店或书报亭、每区至少一个品牌阅读活动、公共阅读场所wifi全覆盖、在区级图书馆中加大力度建设盲人阅读资源,大大提高了市民阅读的便利性。
振兴武汉“戏码头”
4月7日,第四届中华优秀文化戏曲艺术节将在武汉拉开帷幕。每年一届的戏曲节每次都能让江城及外地戏迷兴奋很久。伴随着戏曲节的举行,振兴武汉这座“戏码头”的呼声不绝于耳。
据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艺术处处长杨菁介绍,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去年就已研究制定了关于振兴武汉“戏码头”的实施意见,近期有望正式对外公布。“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对武汉相关实施意见有指导作用。”
国务院颁布的这项政策中,除了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完善戏曲人才培养等措施,还特别强调了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推动戏曲进校园。
武汉近几年举行的大学生戏曲艺术节在高校学生中的口碑不错,每次比赛参与人数众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着关于振兴武汉“戏码头”的实施意见的公布,市民将有更多机会欣赏到戏曲艺术,了解和学习戏曲知识。
本报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付成荣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