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一位民间诗人南迁引发“踏诗行”的故事

时间:2017-04-10

  新华网武汉11月22日电(方政军 刘兆奎) 83岁的宜昌市知名艺术家姜祚正先生近日举行一场民间的南迁唱和集《踏诗行》首发赠书仪式,现场千余签名新书一抢而空。

  深秋时节, 姜祚正应深圳儿女之强请,拟由宜昌迁往深圳定居。这个普通人的普通消息传出后,竟然在短短的15天时间内引发全国11个省市200多位诗人的500余篇唱和作品,诗词、书法、绘画、摄影等纷至沓来。《踏诗行》“不孕生子”,呱呱坠地。

  为什么一位民间八旬诗翁的南迁能引发全国各地诗友的唱和,出现其人数之多、数量之大、作品之盛、影响之广的罕见现象。在首发仪式上,三峡区域的老诗人、老作家、老媒体人以及诗书爱好人士将其定性为“踏诗行”文化现象。

  姜公独创奇趣新诗体32种。其“环十体”可读304首、“田字体”可读2008首。创作奇趣诗联1600余件(副)。奇特、创新与趣味,是其诗联特征。诗不用稿,一日千首;挥指写字,指停诗就。诗快字怪,是其诗书特色。据介绍,姜公诗文在全国各地镌刻石碑有260余块,内容涉及风景区及小区楼盘等。哪里有姜公哪里就有欢声笑语。在婚宴喜寿,朋友相聚、送别唱和出入坐落间、谈笑风生处,姜公的诗无处不在、随手可捻。

  得知姜公迁居深圳定居的消息,网络上四面八方的朋友唱和诗作排山倒海而来。对《踏诗行》这一文化现象,宜昌市作家协会会长张泽勇认为:“这种民间自发的,如此高雅的诗歌盛会,任他是亿万富翁和高管权贵,用钱和权都换不来的。”原三峡日报社社长杨尚聘说:“姜公的送别诗情发酵了,连从来不会写诗,也不写诗的人都忍不住提笔感而慨之。”宜昌市杂文学会会长张勇先生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万人难求,千年一遇的盛事!诗翁得此,夫复何求!”姜公作了一首即席谢友诗“未出阳关聚友人,金风送爽好精神。腰缠万贯休欺我,席上几多诗与文。”诗文交往,君子之交,人们说是姜公一生的寻常事也。

  姜公的人格魅力是引发“踏诗行”文化现象的主因。北京的一位著名诗人唱和道:“离情别绪共金风,文胆诗心万里同。莫叹大江东去水,姜公何处不奇雄!”著名杂文家符利民远在北京亦即赋诗一首 :“南辕北辙汝同吾,德有邻兮道不孤。鹏城一点金指墨,醉煞夷陵众友徒。”还有的诗人对姜公南迁唱和一呼百应的魅力赞誉不已:“金风轻拂暑初消,姜老南迁动雅潮。一路诗尘深圳近,追车犹自赋潇潇。”对于后学,姜公关怀备至,不遗余力地提携。咸宁市退休干部陈绍清在仪式上向姜公献上了一副装裱精美的八米书法自作诗,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九位草根诗人在滨江公园邂逅姜老公结缘的故事。三年前他们在滨江公园的青石地板上书写自创诗作,素不相识的姜公路过目睹,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交流畅谈诗词创作经验,并设宴款待,大家老来学诗孜孜不倦。

  不少诗友认为,这次唱和大风的现象与宜昌诗歌沃土的深厚基础密不可分。秭归是屈原的诞生地,欧阳修在宜昌做过县令,苏东坡、白居易、陆游、李白等都在此留下不少诗作。三峡的青山绿水、人杰地灵熏陶了姜老公。他交逸友、写大赋、运指书、吟趣诗、乃至戴上“诗怪字魔”、“中华一绝”的冠冕,可谓步步生花,雅意连连。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宜昌更是涌现了大量的诗词爱好者,不少中小学校也被命名为“诗歌学校”。更可喜的是还有一批从商的成功人士对诗词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诗词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陈发金是宜昌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他将姜公的奇趣诗文化注入到其开发的楼盘中,创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小区,浓厚的文化气息提升了楼盘的品质,促进了楼盘的销售。他感慨地说:“我是诗词文化的受益者。”据了解,宜昌喜爱诗词文化的人就有500多,大多认识姜公,称姜公为良师益友。

  “没想到,我一个平头百姓,一个退休老头,一件迁居小事,一次平常小聚,竟然促成了一本体裁多样、佳作纷呈的唱和集的出版,这确属于一件“突发事件”、确属“不孕生子”、我始料未及。”姜公如是感慨。

  《踏诗行》文化现象为何发酵 ?宜昌诗词学会副主席冉建文说,在于诗词文化接地气、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深受人们喜闻乐见。送别唱和诗最能勾起人们的诗绪,情感的交流,加之网络微信迅捷的传递和姜公的人格魅力,“踏诗行”文化现象的出现便不足为奇,这是新时期的新风尚。

(编辑:刘晓丽)

  • 上一篇:武汉一小学教师向家长借款12万 请假一周后失联
  • 下一篇:武汉新闻学界与业界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