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湖北力图打破长江治理部门芥蒂:全域合作 共织保护网

时间:2017-04-10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赵峰

  长江上有几条“龙”?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郭立鹤深有体会。

  2014年,为让一处涉水施工项目增加环保资金投入,他的足迹遍布湘鄂两省三市四县,往返于长江委、长航局、环保、水利、交通等多个部门。

  长江沿线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使得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地方与部门之间缺少跨地域、跨部门联勤联动机制。

  湖北努力打破区划与部门藩篱,探索流域合作治理。

  打破部门芥蒂,一龙当先最有力

  长江非法采砂、非法码头之所以屡打不绝,主要原因是各地政府、各部门未能拧成一股绳,“九龙治水”无法形成合力。

  201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九龙治水”不是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症结,根本问题在于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党委、政府必须做到“一龙当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在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治理过程中,长航局、公安厅、水利厅、交通厅等十余个部门统筹安排,联勤联动,按照“制定一个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开展一次专项行动”的原则,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非法码头治理向纵深挺进。

  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指出,生态长江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必须破除部门利益,攥紧拳头才能打出最强力量。

  冲破区划藩篱,共治一江水

  长江流经11个省市区,其上下游、左右岸往往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在流域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工作往往难协调。

  在黄冈,一名环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感湖作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湖区由湖北和安徽两省共治。十多年前,一次污染事件,官司竟一直打到中南海。

  建设绿色长江,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协调各方的权责利关系。

  近年来,湘赣鄂皖已建立长江中游水运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长江中游交通运输区域合作机制、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等一系列协作机制,省际之间的联勤联动越来越频繁。

  岳阳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长夏浩军介绍,非法采砂机动性强,以前在岳阳水域执法时,采砂船就往湖北水域逃,跨水域执法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两省建立协作机制,共治一江水,人人有责,不分你我。

  2016年夏,武汉、南昌、长沙等8座城市园林和林业部门齐聚武汉,宣布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湿地生态保护联盟。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围绕湿地生态保护建立联动机制,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建立湿地保护顶层设计,共同争取国家支持。

  完善补偿机制,生态长江在呼唤

  记者沿江采访发现,排污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特别是化工等污染产业,由于缺乏上下游利益补偿机制,往往会布局在自己的下游,结果是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了,下游地区环境却污染了。

  其实早在2014年,长江沿岸27个城市就已达成《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环境保护机制创新,探索设立区域性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共同争取国家关于碳排放权、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建立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制度。

  长江委规划计划局负责人吴道喜呼吁,共抓大保护,要在体制机制上有创新举措,建立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按“污染者补偿受害者”的原则进行环境方面的补偿,大幅提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碳交易、水权交易等机制,让中上游后发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获得发展权。

 

(责任编辑:连迅)

  • 上一篇:王晓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带头履行"一岗双责"
  • 下一篇:擦亮“探头”强化监督——湖北省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