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妈妈九年奔波40万公里 每天穿越大半个武汉送脑瘫儿做康复

时间:2019-05-11

  现在儿子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

期末考试两门功课都考了九十多分

汪珠梅送儿子到汉口治疗,路上经过一条弯曲的小路

上午十一点,汪珠梅为儿子准备午饭

在公交车开启前,抓紧吃午饭

儿子到田间为母亲送来热水

儿子走出校门,紧紧将母亲汪珠梅抱住

儿子练习跆拳道,汪珠梅远远看着儿子的一招一式

“妈妈,吃面吧,这是我做的!”5月9日早上7时,9岁的脑瘫少年刘善和从厨房端出一碗面条,颤抖着递给汪珠梅。接过面碗,汪珠梅禁不住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儿子半岁被诊断为中度脑瘫

汪珠梅家住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唐涂村,是一名普通的80后母亲。2010年6月,年仅半岁的刘善和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被诊断为中度脑瘫。医生说,如不开始康复治疗,病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可能丧失语言和运动能力。

为了给脑瘫儿子治病,丈夫外出打工挣钱,汪珠梅在家照顾儿子,公公婆婆种菜卖菜补贴孙子治病,一家人勤扒苦做、省吃俭用。

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决定开始带脑瘫儿子走上康复之路,这路一走就是9年。

9年理疗路可绕地球10圈

脑瘫的治疗是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中途不能间断。“从家里到康复中心,有80公里的路程。”汪珠梅说:“除了节假日医生休息外,每天我都带儿子走在去康复中心的路上。”

从儿子半岁开始到上幼儿园前,每天早上7时,汪珠梅在家把饭做好,喂儿子吃完,自己再吃点,然后把中饭用保温瓶带着,背着儿子从家里出发,步行5公里前往五里界汽车站。9时从五里界汽车站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纸坊。从纸坊搭乘公交车前往武昌火车站,然后再转公交车去汉口的儿童康复中心,整个行程大约80公里左右。

9年来,汪珠梅坚持送儿子做理疗,跑了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

每天往返6小时康复出现奇迹

汪珠梅和儿子每天穿越大半个武汉,顺利的话,近3个小时才能到康复中心。治疗从下午1时左右开始,要做2个小时,3点左右离开康复中心,然后再转3趟车才能回到家,此时天已擦黑。

“那时很累很苦,但我从没有放弃。”汪珠梅告诉记者,丈夫外出打工为孩子赚取治疗费,陪护儿子治疗的路程都是她一个人,不管风里雨里,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有时儿子在车上吵闹她也会耐心地安抚。多年的辛苦付出,汪珠梅从未抱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盼望奇迹的出现!”

0-6岁是小孩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汪珠梅的坚持下,刘善和的康复进度是同期患儿中最好的一个,思维智力并不比同龄小朋友差多少。

  再苦再难也要陪伴儿子康复

脑瘫儿的康复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且效果缓慢的过程。小到穿鞋,普通孩子可能只需几次就学会了,但汪珠梅花了1年多时间才教会儿子穿鞋。学习吃饭,刘善和经常摔坏碗勺,饭菜撒一地,汪珠梅只是默默地捡起碗勺、打扫饭菜,依然鼓励儿子自己吃饭。

“4岁时,刘善和看到同龄伙伴上幼儿园,也想上。”经多次沟通,幼儿园收下了刘善和,每天只上半天幼儿园,下午到汉口的康复中心做理疗。

这一坚持,又是4年。给儿子做康复理疗的这几年,共花费了50多万元,这对汪珠梅一家来说,是个巨大的开支。“所有亲戚朋友都借过钱给我们,其间也有亲友劝我放弃对儿子的康复治疗,我拒绝了。”汪珠梅说,“我是刘善和的母亲,再难我也会陪伴他,希望能陪伴他到完全康复。”

儿子能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了

发音是脑瘫孩子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汪珠梅一个音一个音地教,经常一个音要教上百遍。刘善和7岁时,终于可以用简单的词汇与他人对话。也是在这一年,汪珠梅和儿子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

身边的朋友包括学校老师都劝汪珠梅让孩子上特殊学校,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汪珠梅想满足儿子想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的愿望。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汪珠梅把儿子刘善和送进了五里界小学。

令汪珠梅欣慰的是,刘善和在她的陪护和精心照料下,现在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能正常运动,正常学习。“他有一点进步,我就高兴,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汪珠梅说,“去年期末考试,儿子两门功课都考了90多分。”汪珠梅说的时候脸上洋溢着笑容。

“医生说,儿子恢复得不错,现在每周只用做一次康复训练。”汪珠梅告诉记者,尽管陪护儿子的治疗还在继续, 尽管治疗费用让整个家庭捉襟见肘,但她始终乐观地相信,儿子有一天会在母亲的帮助下,战胜病魔,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文/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王名主

图/记者金振强

  • 上一篇: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亮相 总导演曾让北京奥运会《画卷》惊艳世界
  • 下一篇:湖北驰名商标6年增长193.8% 品牌数字化转型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