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泰门前买绿豆糕的人排着长长的队
每到端午,吃一口“曹祥泰”的绿豆糕,已经是武汉人骨子里的一种习惯。为尝一口“曹祥泰”的绿豆糕,烈日下排队一排几个多小时是常态,同时也催生出“黄牛”代购现象。如今,新零售发展迅猛,手机下单与排队已成常态。市民提出疑惑,每逢销售旺季,武汉“老字号”排队现象年年上演,而在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却难得找到武汉老字号产品的踪迹。
排队3小时为尝一口地道绿豆糕
“黄牛”扎堆卖得欢
又到一年一度的排队买绿豆糕时间,5日12时,记者来到位于司门口的曹祥泰门口,虽然是饭点与午休时间,队伍长度依然超过300米。
“老家来了亲戚,专门过来买武汉特色产品”,76岁的朱师傅家住积玉桥,他说,从上午8点多就开始在门口排队,3个多小时终于买到绿豆糕。“排太久了, 身体都吃不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等的时间短一些?”
出乎意料的是,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不少年轻人身影,已排在队伍前列的小邓说,一大早就和两个朋友过来买绿豆糕,在天猫、京东、饿了么、美团等,都没找店铺,只能过来排队。
同时,记者看到,曹祥泰门口聚集了4位“黄牛”(圆图),将原价35元一斤的绿豆糕与芝麻糕以每斤45元至50元价格兜售。“刚刚才排出来的,热乎的”,一位“黄牛”告诉记者,她从凌晨3点就开始排队,货不够了就继续排,赚点“辛苦钱”,代购费并不算高。
曹祥泰网销仅一天就“夭折”
“年年排队,年年难买”。其实,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去年,曹祥泰开始尝试引入互联网技术。
去年端午前夕,记者曾体验过手机购买模式:通过口碑App提前点好了绿豆糕,并预约到店时间,到店后用口碑App显示的取餐号直接领取,无需排队。全过程只需拿着手机点几下,两分钟不到即可取到热腾腾的绿豆糕。
但在现场实行却遇到了困难。“这一场景也是我们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据口碑与曹祥泰方面透露,去年的线上服务,年轻顾客觉得很方便,但年纪稍长的顾客因为不会用手机预约购买,排队几个小时,快排到自己时看到有人来用手机“滴”一下取走绿豆糕,表示难以理解。
今年5月底,端午消费高峰到来,曹祥泰的网购快速通道仅开一天就紧急关闭。“关闭通道也是我们晚上临时开会决定的”,口碑相关负责人介绍,曹祥泰消费者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中许多人还不会使用手机下单和购买。“排队几个小时看到年轻人一来就买走,自然意见很大”。
老字号吐苦衷
“触网”模式受条件限制
除了消费方式的不同,生产能力也成为曹祥泰触网障碍之一。
5日,记者在曹祥泰看到,店里目前仅有一个收银窗口收费。曹祥泰相关负责人王女士介绍,5月中旬就开始有市民排队,当时上岗了70多名员工,日销售生产绿豆糕在5000斤左右。这几日进入高峰购买期,每天生产绿豆糕已达到1.4万斤至1.5万斤,门店销售绿豆糕量日均在一万斤以上,每天在岗人员增至90多人。“行政人员都已经加入到前方运营中”,王女士说,曹祥泰的绿豆糕基本上是现做现卖。目前门店后方两个炉子在生产绿豆糕,烤制时间需要15分钟以上,单炉出产400斤左右,加上倒模与现场包装等环节,已经有些供给吃力,没办法增加销售渠道与窗口。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华老字号电商发展报告》显示,电商已经成为众多“中华老字号”,尤其是食品类品牌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开始感受到“触网”的重要。但由于传统制作手法等因素限制,已经触网的老字号中也有产品无法参与进来,已走在触网与创新前列的五芳斋,到元宵节时,虽然线上有元宵售卖,但现做现卖的叠式汤圆依旧吸引了不少市民排队。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先明分析,老字号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文化沉淀与技艺传承,与现代流水线化产品有所区别。“这些都是根据当地人口味与特色长期开发出来的口碑产品”,吴先明说,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传统手艺与配方,扩大规模接入现代化生产,满足多渠道经营是否能保持老字号核心,这是触网发展难题所在,需要慎重。
据相关人士透露,曹祥泰手机预约购买通道有望在端午节后恢复上线。
文/记者赵歆 张珺 图/记者赵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