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寨湾村扶贫安置点。新华网发 孙鸿宇 摄
新华网武汉7月9日电(陈孖川 孙若楠)进入湖北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一排排白墙红框的安置房映入眼帘,湖心桥、漂流河道等旅游设施初具规模,田里的葡萄、西瓜、黄桃吸引着游客采摘。
五年前,寨湾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省级重点扶贫村”。随着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仅三年时间,寨湾村64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去年入选“湖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
“我们的首要工作是精确识别贫困户,宣讲国家政策,劝说村民搬迁至安置点。”武科大扶贫工作队第一任队长吴少利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说。
在寨湾村,散居在山林中的村民有35户90位之多。大多房屋是自建的土坯房,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吴少利带着队员们分头行动,将申请表亲手交到了每一户人家。
“扶贫工作队可吃了不少苦。”寨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乐彬说,村民在山上居住分散,近的三四里,远的来回要七八个小时,扶贫队员劝说搬迁,一次、两次,有的贫困户甚至沟通近十次。
经过两个月努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完成。村里也建起两处集中安置点,配套的水、电、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房。
可住上新房没几天,年近9旬的村民刘学华嘟嚷着要回山里,“之前在山里,种点玉米、蔬菜,吃饭总是没问题,现在一点经济来源都没有了。”吴少利劝导老人,将国家一年5000元的低保金交在他手上,并表示让他儿子到村里流转的土地帮忙,一天80块。
近两年,刘学华父子每年能有8000元收入。在寨湾村老井沟安置点,这样因为年龄而基本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5户,通过国家帮扶和村内务工,现已全员脱贫。
武科大扶贫队先后进驻3批接力扶贫,对于缺乏技能的村民,既扶志又扶智。扶贫队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奖励机制”,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了牛肉面、电商、农家乐、中药材种植等技能培训,邀请保康县农技专家来村开展培训,帮助贫困户产业脱贫。
村民刘金山在驻村队员劝说下,参加了农作物养殖培训,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技术,积极发展自家产业。去年,他家土豆、玉米、香菇、木耳、板栗、蜂蜜大丰收,收入近8万元。
2019年,扶贫队为发展产业村民争取到奖补资金近20万元,全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达近50人次。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说,“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寨湾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