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滩公园已被淹没,几棵大树只剩树梢。这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黄梅小池镇看到的情景。
7月15日16时,小池水位超警戒,成为全省今年最早突破警戒水位的长江干堤。1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当地汛情及防汛情况。
上压下顶 江水高出地面3米多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游洞庭湖及鄱阳湖主要支流均发生不同程度洪水,7月12日晚,形成长江2019年第1号洪水。
黄梅,长江湖北段出口,离鄱阳湖湖水入江口仅38公里,是江水“上压下顶”的最前哨,也是湖北长江防汛划句号的地方。今年长江1号洪水形成后,洞庭湖和鄱阳湖来水都维持在两万多立方米每秒,加上长江上游来水,上压下顶,黄梅长江干堤水位持续上涨。12日8时,黄梅小池水位突破19.5米,超过设防水位;15日16时,水位达20.51米,突破20.5米警戒水位,到16日11时,水位达20.58米,超警戒水位0.08米,黄梅59公里长江干堤全线超警戒。“现在江水水位比堤内地面高3米多。”黄梅河道堤防管理局局长程晓峰介绍,黄梅是有名的“水袋子”,长江大堤内堤角高约17米,离堤角更远农田高度14米,部分地区高度在14米以下,上压下顶加上地势低洼,黄梅一直是我省防汛的重点。
根据气象水文预报,18日,长江干堤黄梅段水位将上涨至21.41米左右,防汛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堤身至少要浸泡10天以上。”程晓峰介绍,水涨起来后,退水有一定的周期,堤身长时间浸泡后,容易出现散浸、渗漏等险情,特别是部分土堤堤段。
30米一个人 500米一个岗棚
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12日黄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5日升级为三级应急响应。
16日中午,行走在黄梅长江干堤上,记者看到防汛红旗每隔几十米一个,堤角防浪林中的杂草已被清割,防汛人员冒着烈日在大堤上值守。
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局副局长项训华介绍,12日江水超设防后,技术人员、防守劳力开始上堤,目前每隔500米一个哨棚,平均每公里防守劳力30多人。
在刘佐乡,乡长黄天初正和村民一起巡堤。“每天吃住在堤上,每两个小时巡堤一次,不能有丝毫马虎。”黄天初介绍,巡堤时,眼睛要看堤角有无渗水、潮湿、脱坡现象,堤坡有杂草要用手拨开查看,同时要用耳朵听水声有无异常,判断堤身有无漏洞等。
在小池镇临港片区堤段,废弃的交通闸口已被封堵,片区防汛负责人孙维英正在给村民培训防汛值守知识,“重点险段要牢记、勤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截至15日20时,黄梅长江干堤上23名技术人员、1421名劳力上堤值守,共搭建哨棚156个,同时储备编织袋80500条、木桩14110根、浪把2820个,随时应对险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责任编辑: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