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筋骨强壮 耳目聪明 决策智能——长江防汛密码揭秘

时间:2019-07-27

新华社武汉7月24日电(记者 李思远)24日18时,鄱阳湖出口湖口站水位19.49米,已退至警戒水位19.50米以下。至此,长江中下游干流码头镇至大通江段已全部退出警戒水位,前后持续半个多月的“2019年长江1号洪水”全部消减。

1号洪水共造成长江流域79条河流140水文站发生超警及以上洪水,部分河流遭遇超50年一遇洪水,个别区域1天降下4个同期月份平均雨量,16站超保证,3站超历史。面对滚滚洪水,水利、应急等部门运筹帷幄、紧急抢险,将汛情和险情严格控制在最低程度。长江汛情总体平稳可控,险情灾情较往年明显减少,2019年长江防汛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记者走进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所在地——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揭开长江的防汛密码。

“筋骨强壮” 3900公里干流堤防可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

防汛专家表示,经过多年持续建设,长江流域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为骨干、干支流水库和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配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其中,工程措施是长江防洪的根本措施。”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陈敏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量水利工程就是这个核心的‘米’,是战胜今年‘1号洪水’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防洪建设,特别是1998年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后,国家大规模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实施水利工程补短板战略。首先就是堤防加固。陈敏介绍,堤防是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3900公里的干流堤防均已经按照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达标建设。

其次是水库建设。陈敏说,“水库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灵活的防洪武器。”长江流域大约有5.12万座水库,尤其是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40座控制性水库,共有580多亿立方米防洪库容。

“这是我们目前手里面的制胜武器,把它们用好,在防范应对洪水时可以起到关键作用。”陈敏介绍,在防御7月上旬暴雨洪水过程中,水利部门就通过调度柘溪水库预泄降低起调水位的方式,拦洪削峰将可能超保证1.5米的洪水控制在了警戒水位以下。

第三个方面就是蓄滞洪区。蓄滞洪区是防洪工程体系中的兜底环节。为了应对1954年洪水以及超标准洪水,长江流域共布设了46处蓄滞洪区,有效蓄洪总量规模达到了560亿立方米。陈敏说,通过干堤挡水、水库调节和蓄滞洪区调蓄,1954年量级洪水甚至1870年量级洪水,都可以妥善处置。

“耳目聪明” 30000多个站点实时监控雨水情

除了通过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强壮筋骨”,水旱灾害防御部门还在监测预报预警等方面下足功夫,苦练“千里眼”和“顺风耳”。

陈敏介绍,通过实施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监控系统等项目,长江流域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方面取得明显改善,监测预报站点由1998年时的2000多座,增加到现在大约30000座。除了水文部门管辖的雨量站以外,气象部门管辖的雨量站也纳入到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里面,形成了集天、地、空一体化的水文气象监测体系。

走进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大屏幕不停闪烁着长江流域的各个点位水位、流速等监测信息,工作人员三五人一组,对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紧张而有序。

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总工程师冯宝飞说,3万个站点犹如一双双耳目,时刻监视着长江1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每隔一小时就会将监测的信息回传,遇到紧急水雨情,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操控加密监测,每隔5分钟实时上报信息。这些宝贵的数据将是预测和决策的重要支撑。

防汛专家表示,目前,3天内降雨预报精度达到90%左右,7天内的降雨基本上“八九不离十”,20天的中长期预报可以做到趋势准确,“有了这些准确的预报,我们就可以在工程调度和防御方面提前做好准备。”冯宝飞介绍。

今年,正是通过加班加点分析会商、滚动预报、科学研判,预报员提前4天准确预报出“长江2019年第1号洪水”将在长江中下游形成的结论,对防汛工作意义重大。

针对山洪灾害,在水利部的统一领导下,长江流域还专门建设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当一个地区降雨达到发生山洪灾害临界值的时候,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让群众及时转移,避免人员伤亡。

决策智能 三五分钟可自动生成一个调度方案

陈敏介绍,有了准确的预测,如何应对制定调度方案成为关键的一环。通过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长江流域在全国七大流域内率先建成预报调度一体化的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依托这套系统,可以根据防汛指挥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方案,并当场对方案进行预算修正。

冯宝飞说,“一套调度方案需要大量运算,原来常常要一小时半小时。现在通过智能系统建模,可以控制在3到5分钟之内,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和科学性。”

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调度处处长丁胜祥说,洪水调度“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智能调度决策支持,长江水工程调度更加从容。今年,长江委把流域水工程调度范围由原来的40座控制性水库进一步扩展,把重点蓄滞洪区、排江泵站、引调水工程也纳入进来,总量达到100座,调节洪水能力进一步加强,手段和措施更加丰富。

陈敏表示,准确预测加上科学决策,长江干流水位调控已经能够做到“厘米级”,为实现防洪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防汛专家同时认为,筋骨强壮、耳目聪明、决策职能,长江防洪减灾体系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江防洪减灾的万无一失。今年汛期,部分支流发生了堤防漫溃、管涌、崩塌等险情。陈敏说,“这说明,我们的防洪减灾体系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防汛抗洪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完)

(责任编辑:刘晓丽)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网。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军运会电信服务类合作伙伴出炉
  • 下一篇:从“靠湖吃湖”到“上岸就业”——洪湖渔民的生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