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人在烈日下养护珞狮路花田花海 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 摄 线索提供杨升 詹鸥
连日来,武汉高温不退。7月28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分6路探访了高温下的劳动者们。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保障着整座城市的高效运行,保障着市民们的正常生活。
电力检修工谬普元:
最怕市民责怪我们动作慢
有人调侃说,夏天,命是空调给的。然而,空调的命,却是这么一群人给的。他们暴晒在太阳下,只为让电不间断地为空调“续命”。
7月28日下午1时55分,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昌和平大道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检修公司武昌配电运检工区。此时,从95598中心转来的报修单接连不断,记者粗略统计,短短5分钟内,工作人员差不多接了七八个报修电话。
下午2时15分,徐东大街嘉隆小区8栋3单元的一家用户打来电话称自家没电了,要求赶紧派人来修。刚抢修回来的检修班长谬普元顾不上喝口冰水,就带着班组的两名同事赶往现场。
与行人清凉的夏日打扮相比,谬普元和他的同事们“全副武装”——卡其色的棉质工作服长袖长裤,头上戴着安全帽,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也必不可少。
“不热吗?”长江日报记者问道。“当然热了,不过早就习惯了。”说着,穿着厚厚工作服的谬普元一路小跑从抢修车上搬下梯子,检查后,他立即部署展开抢修。
在狭窄的楼道里抢修,谬普元脸上都挂着豆大的汗珠,还没等擦,汗珠就顺着鼻尖流了下去,3分钟过后衣服就已经湿透了,不一会儿就连裤子都被汗水浸湿成“渐变色”模样。“还好还好,故障不大,采用短接的方式就能处理好。” 15分钟不到,抢修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实在太感谢了!”居民一再致谢。
“夏天用电高峰,抢修肯定是连轴转,最怕市民责怪我们动作慢。”谬普元说。
(长江日报记者章鸽 通讯员王欣 肖遥 王戈 实习生董子昂 唐丽姿)
园博园电瓶车司机邓乐:
宁愿多跑几趟车不让游客受“烘烤”
烈日下,前往武汉园博园打卡的游客略有减少,但电瓶车司机的工作量,反而比春秋两季要更多。7月28日下午4时30分,当游客走出自然博物馆大门,坐上电瓶车时,都会问上一句,“是不是马上就走?”电瓶车司机邓乐说:“车子马上就开,您稍等。”
逢到春秋两季,电瓶车司机可以等游客坐满之后,才开往下一站。而夏季,天气炎热,很多游园的老人和孩子都选择电瓶车代步。在电瓶车上随便坐一下,人都要汗流浃背,于是就算车上只有两三位游客,电瓶车司机也会立刻开车,将游客迅速送到下一个目的地。这样一来,司机们每天得多跑好多趟,每天的工作量反而多过春秋两季的工作量。
除了开车,邓乐还要为游客做好服务工作,譬如会提醒家长,“小朋友不要坐两边,以免车辆转弯时会发生意外。”又告诉游客,“在东门下车坐地铁更方便”。遇到迷路的游客拦车询问,邓乐还会耐心为他们指路。当游客下车之时,邓乐也会提醒他们带好随身物品,有老人下车就顺手扶一把。
武汉园博园电瓶车组目前有13名司机。28日早上8时30分,邓乐和同事们就抵达了园区,开始做准备工作,给电瓶车做卫生、检查刹车安全等。电瓶车在园区转一趟要40分钟,邓乐一天工作差不多9个多小时,几趟下来,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直到下午5时10分,他送完最后一批游客,才顾得上用毛巾擦一下脸上的汗。
“每年夏天都是这样为游客服务的,这就是我们很稀松平常的一天。”邓乐说。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邓柳)
环卫工人焦晓峰:
清扫垃圾喷水雾压尘不停歇
7月28日下午2时,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三阳路,江岸环卫集团清扫一公司的两辆新能源洗扫车正在为路面清扫、压尘。
张乐尧、焦晓峰是清扫一公司的两名环卫司机,他们驾驶的新能源洗扫车一台是小型的,另一台是中型的。“小型洗扫车可以清扫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型车则主要清扫城市主干道机动车道。”焦晓峰说,车底部的刷子除了可以清扫垃圾,还配有喷头,在高温天气下,可以喷水雾压尘,一次作业可完成清扫、高压冲洗和垃圾及污水的收集。
在高温天气时,焦晓峰和张乐尧一般从早上9时工作至下午4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他们说:“是很辛苦,特别是给车上水时,出来就是一身汗。”
今年6月,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夏季高温天气环卫工人防暑降温和作业安全的通知”,规定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中午12时至15时不进行人工清扫保洁工作。
据了解,由于环卫车辆装有空调,中午高温时段的清扫保洁基本是机械作业。尽管如此,我市环卫部门依然为环卫工人发放了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降暑药品,每天还会定时为环卫工人送矿泉水、咸汽水和凉茶解暑。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宋宏雷 李娜)
动车检修师胡成斌:
日均在“蒸笼”里走3万步
7月28日中午12时,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动车段,探访酷暑下的动车检修工作。
一走进检修库,只见一辆辆动车整齐停放在检修轨道上。热气扑面而来,轰隆隆的声音响彻整个库内。由于没有空调,加上机器运作产生的热浪,检修库内用温度计测量显示有40℃左右,就像一个大“蒸笼”。
“检修库长约450米,一辆列车检查完,工作人员约要来回走四五趟,每人每天要检修五六组动车,加上领料、互助处理、提报数据等等,日均步数3万多是常态。”武汉动车段地勤机械师胡成斌说,和汽车保养一样,高铁跑一段时间或距离就要进行检修,分不同级别,耗时都不同。这里负责检修武汉所有的高铁,以及部分动车和城际列车。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列车旁操作电脑,电脑连接着移动式动车组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系统,对动车车轮进行探伤检修,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在他脸颊上冒出。
在另一组动车边,三四名工作人员刚对动车的空调加完氟,正在进行后续安装。还有的工作人员下到动车底下的地道,在不到两米的狭窄空间来回检查动车底部的装置。检修师傅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大部分的机车白天在外运行,晚上回来检修,晚上的工作量远大于白天。”胡成斌介绍,晚上由于列车都回了,热风集中,检修库里的温度反而比白天更高。
武汉动车段为每位检修师傅配置了相关物品以防中暑。据悉,现阶段武汉动车段日常要检修动车140多组,保障每天动车的正常开行。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实习生曾汉 通讯员王琪)
燃气巡线员郑刚:
携带几十斤工具箱巡线四五十公里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障居民正常用气,每天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测井室、辨气味、查管线、监护施工工地,在烈日下巡查供气管线。高温之下,市天然气公司依然有300多人守护8000多公里天然气管线,保障广大市民生活和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
7月28日下午3时30分,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体育中心,市天然气公司车都公司巡线员郑刚正对场馆及周边燃气管线和调压设备进行巡查。郑刚使劲用铁钩拉起一处井盖,对井室内的阀门、放散管等处,用检漏仪一一探查,一套操作下来,早已汗透衣背。
“每一条燃气管线都连着千家万户,我们一点不能马虎。”郑刚说,他所在的天鹅湖管理站辖区有约350公里燃气管线和500多个调压设备,供应85000多用户。巡线员要携带检漏仪、警示带、铁钩、几十斤的工具箱,还有必备的水和防暑用品等,每天全副武装走街串巷进小区,一人巡线四五十公里路。
烈日下暴晒的调压柜一打开,一阵热浪扑面袭来。然而郑刚仔细依旧,除了检查每一个设备运转情况,还用压力计认真检测,做好记录,确保该设备所供应企业和小区压力平稳。
对于在建工地,工地上只要有燃气管道,巡线员都要去巡查监护。“最怕就是相关单位施工不慎挖破管道导致漏气。”郑刚说,就算遇到晚上施工,他也要到现场盯着,不能出任何纰漏。
(长江日报记者章鸽 通讯员苏守明 龚毅 实习生唐丽姿)
交警吴鸿浩:
中午烈日下仍坚持巡逻
7月28日15时9分,刚从中山大道巡逻一圈回到利济路岗亭的硚口交警吴鸿浩,接到指挥中心的转警:汉正街地铁站A出口处,有两辆电动车相撞,有人受伤,请立刻前往处置。吴鸿浩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骑上摩托车又出门了。
吴鸿浩是硚口区交通大队利济路岗的交警,每天上午7时至10时,他都要在路口指挥交通。中午12时至下午4时,他则要骑着摩托车沿着中山大道,从武胜路到民意四路进行巡逻。
尽管中午烈日炎炎,他仍坚持每一个半小时巡逻一圈,一圈下来,衣服基本透湿,额头上的汗直接滴进眼睛里。他说:“巡逻一圈下来,有时什么违法都没有碰到,但保持街面上的见警率,能对交通违法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汉正街可以算是武汉市电动车最集中的区域,非法载人、载货时有发生,我经常在这里转,他们就不敢轻易违法。”
和高温一样令交警头疼的还有高温下暴躁的情绪。28日上午,两辆小轿车在利济北路和顺道街交叉路口发生擦碰,吴鸿浩接警后赶到现场,原本责任划分很清晰的一场事故,却因双方司机压不住的火气,而争执不下。
吴鸿浩边安抚双方的情绪边解释交通法规,原本几分钟就能处理好的事故现场,硬是花了近20分钟才开好定责书和处罚单。
吴鸿浩说,高温让人的情绪异常浮躁,开起车来也比较急,原本自己辖区每天两三起事故警情,现在最多达到七八起,而且处理起来格外“磨人”。为了避免冲突,吴鸿浩总是不断告诫自己:“平和一点,再平和一点!”
进入高温天气以来,吴鸿浩一天至少要喝下5升水,“最后都变成了汗!”
(长江日报记者魏娜 通讯员杜泽文)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