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1日电 题:从“滩”变“难”,再变回“滩”——军运会沙排赛场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冯国栋
8月31日,武汉青山区江滩沙排中心。
艳阳之下,沙滩之上,一场激情与力量交锋的沙滩排球赛,把就要走远的夏日激情,又重新拉回到江城武汉。
在这里举行的是军运会男子沙滩排球测试赛暨2019年全国青年U19沙滩排球锦标赛总决赛。本次比赛30日拉开战幕,共有来自辽宁、江苏、山东、湖北等地的14支队伍参加。
这也是国内首个生态“海绵”江滩迎来的首场国家级赛事。作为一次全面的赛前检测,这次测试赛将为今年10月军运会沙滩排球比赛顺利进行积累经验。
青山江滩沙滩排球中心是武汉军运会沙滩排球项目比赛场地,设有多个国际标准训练场,可容纳1100多名观众。
沿着黄蓝相间的沥青路面,登上主看台俯瞰,只见场馆正中心摊铺着白色海沙。据场馆建设方介绍,比赛用沙来自海南文昌,为天然奶白色,经过筛选外形圆润、颗粒均匀、整体柔和,能很大程度避免意外受伤。
近邻天兴洲长江大桥,依托浩浩荡荡的长江,第七届军运会青山沙滩排球中心,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宝石,镶嵌在绵延7.5公里的江滩生态画卷上。
从沙滩排球中心走到青山江滩上,满眼皆是绿草如茵,花海似锦。迎面吹来阵阵江风,伴随着婉转的鸟鸣和船舶的汽笛声。二七长江大桥和天兴洲长江大桥好似彩带蜿蜒横亘长江,气势如虹。
全长7.5公里的青山江滩,花园、旱溪、草坡形成了独特的堤防江滩滨水景观,既是园林景观,又能有效涵养、净化雨水,保护长江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这里是国内首个采用“海绵城市”生态发展理念打造的“海绵”江滩,总绿化率超80%。2017年,青山江滩获C40世界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
然而,之前的青山江滩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青山区是武钢所在地,因钢而兴,也为钢所困。几年前,青山江滩还是困扰地方发展和群众生活的一大“难”:江堤年久失修,土坡雨天泥泞,江滩垃圾成山……
上世纪50年代,江滩不远处的戴家湖曾因盛产鱼虾菱藕而闻名。但随着钢铁基地发展需要,戴家湖被当成了炼钢煤灰渣的填埋场,先是变成一池煤灰,后来越堆越高,成了一座十多米高的煤灰山。周边居民刮风天不敢开窗。
上世纪80年代,粉煤灰成为炙手可热的做砖原料,煤灰山被挖得千疮百孔,后又因倾倒大量垃圾,戴家湖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2013年12月,武汉青山区启动戴家湖公园建设。历经数年,戴家湖涅槃重生。
“过去为了发展牺牲了生态。现在要想发展,就要把生态找回来。”在武汉青山区工作生活了60多年的胡昇老人说,“四水共治”、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生态绿色等新理念,在青山区扎根,取代了曾经的“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如今,传统工业城区光“灰”形象已经远去,久违的青山、绿水,又回来了。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