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饱尝转型之痛的老工业城市黄石,上半年以近乎全线飘红的成绩单,让人对昔日的“黄老二”刮目相看——
GDP增长8.4%,创近5年来最高,居全省市州榜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且连续28个月名列前茅;出口增速居全省第五,连续10年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背后的逻辑相当清晰——
以工业技改为突破口,加速转型升级;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建后验等“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营商环境连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齐头并进,“三新”赋能,让黄石的发展质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稳预期”妥妥的。
技改发力,稳住基本盘
2008年入列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紧,主要经济指标步入下行通道,黄石一直在苦寻转型破局之路。
工业乃经济之基。作为我省的老工业基地,黄石要稳预期,必须先稳工业。
“发展工业不能脱离现实。传统产业嫁接先进技术、调整结构,一样能脱胎换骨。”黄石市经信局局长张焕明介绍,与有些地方片面迷恋高科技不同,近年来该市仍一直将具有存量资源优势的水泥、有色、钢铁等传统产业作为重点紧紧抓住。
主要突破口就是技改,让老产业形成新动能。黄石市经信局规划技改办副主任董思聪介绍,近3年黄石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450个,固定资产投资近800亿元,其中企业技改投入532.5亿元。今年前7个月,该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7.86亿元,同比增长34.7%,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升至41.9%,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
技改,点石成金。新冶钢投入巨资主攻军工航天、汽车特种钢,产品用到了运载火箭、“鲲龙”AG600两栖飞机等大国重器上,附加值大大提升。今年起,新冶钢将再投入150亿元,启动新增国内最先进楔横轧机和机器人生产线等十大技改项目。大冶有色投入23亿元建设全球最先进的澳斯麦特炉,其铜火法冶炼富氧顶吹工艺操作及生产控制达世界先进水平。
退城入园,华新水泥投资近60亿元,将两座窑关闭搬离城区,在阳新富池镇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在黄石经开区建设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华新正由单一的水泥制造商转型为集绿色建材、环保协同、装备制造于一体的跨国企业。”华新水泥高级工程师柴建平说。
大规模技改,拉动工业利润持续攀升。仅今年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40%,高出全省32.8个百分点。新冶钢2015年产值148亿元,去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利税则由6亿多元增至28亿元,赢利水平稳居中国钢铁行业前列。
技改的背后,是产学研结合。创建十大产业研究院、十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大重点实验室……黄石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设立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财政每年拿出7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华中铜业和武汉科技大学,该市建起首家铜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湖北理工学院共建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西塞山区模具产业园,建起了智能模具产业研究院。
2017年、2018年,黄石在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评估中,均获评优秀等次。
新兴产业,增添新力量
放眼长远,稳定一地经济,必须紧跟产业潮流,提升产业竞争力。
印制电路板,即PCB,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元器件,用于手机、电脑、智能终端等领域。在黄石经开区,沪士、上达、定颖等十几家PCB企业扎堆进驻,形成细分行业产业集群。
定位、覆膜、贴胶、排线、打孔、显影……走进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上千名工人在紧张忙碌。“华星光电、京东方、天马微电子都是我们的客户。”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发说,这里生产的PCB柔性板,通过京东方等客户最后用到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手机上。
据悉,上达投产4年来,累计投资10亿元建起23条SMT封装线,半数订单来自海外,今年上半年销售增长17.6%。陈春发透露,未来上达FPC(柔性电路板)制造中心将设在黄石,其深圳生产基地最快于今年底就要搬过来。
为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黄石引进深圳天润达公司建设天玑智谷产业园,研制生产液晶显示模组、物联网智能显示终端、桌面液晶显示器等,产业集群效应渐显。今年前7个月,该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1.2%。
摊开黄石产业版图,“大冶湖国家高新区——黄石国家经开区——黄石新港物流园”,一条横向中轴产业带自西向东贯通黄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百舸争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雏形初具。
黄石市发改委表示,着眼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高端化,今后黄石将瞄准细分领域全球全国第一,打造全国新材料、电子信息基础、智能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五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新兴产业,日益成为黄石经济“稳中有进”的新力量。
营商环境,提升竞争力
预期,是对一个城市发展前景的基本判断。进入新时期,各地招商引资的竞争核心,已悄然从要素优惠转向营商环境。
考察了国内22个地方,台资企业定颖电子最终选择落户黄石国家经开区。
打动台商的是一个细节:经开区承诺将原有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由日处理3万吨扩建到18万吨。
“这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招商的诚意。”定颖电子(黄石)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李绍瑜说,该公司生产PCB,如果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就会留下隐患,影响投资信心。
这是黄石近年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回报”之一。“先建后验”“一网一门一次”“千名干部进千企”,近年来黄石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不断,市场主体对此颇为敏感,资本纷纷涌入黄石。
转型发展,久久为功。黄石,终于走出了来之不易的“V”型反转。
“黄石现在的GDP增幅8.4%,和十几年前的同样增幅,质量、内涵大不相同。”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叶学平认为,黄石的发展已从依赖矿产资源、“拼资源”的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存量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幅提升,稳增长的基础更加牢靠,预期更加良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剑军 见习记者朱灵 通讯员王剑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