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穿越千年见识越王勾践仗剑走天下 湖北省博文创让文物“复活”

时间:2019-10-24

图为:省博文创产品吸引众多游客。

图为:VR技术连接起古老的编钟和今天的游客。

快来,湖北省博物馆又有新的打卡处了!10月17日记者获悉,以省博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为原型制作的“兵”主题5G体验互动游戏,军运会期间正式在省博上线,观众可以在VR设备协助下,“穿越”回吴越争霸的春秋时代,手持越王勾践剑保家卫国。

王者之剑的跨时空旅行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2500年不锈不蚀,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一代霸主的事迹铭记史册。陪伴勾践历经沧桑,见证那段乱世传奇的,正是他的王者之剑。

然而普通观众与这柄王者之剑一定会隔着展厅的玻璃,节假日还可能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此次上线的“兵”互动游戏圆了普通人的仗剑之梦。

“传统的文物展陈,受限于物质,文物与观众之间的直接连接只有眼神,还是单向的,由观众指向文物,而信息化、数字化的赋能,让文物与观众互动了。”湖北省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杨理胜接受采访时说,信息化的展陈方式,不仅丰富了文物与观众的连接路径:观众可以“触摸”甚至“操作”文物;还能让文物“自我介绍”。湖北省博物馆是国内首个5G智慧博物馆,观众来到省博,手机进入5G智慧博物馆APP,扫描展柜里的文物,就能看到文物的前生今世。

数字技术不是文物“活”起来的唯一手段,观众不仅可仗VR之剑,还能执再造之剑。

2018年由湖北省博物馆授权监制,玉雕大师袁广如、袁霖父子,沈广隆剑铺第四代掌门人沈新培全力创作而成的再造版“越王勾践剑”面世。多位文博专家高度肯定“越王勾践剑”再造意义,称其集国宝文物、大师、珍稀和田玉、顶级技艺于一身,实现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统一。因为话题的热度,越王勾践剑又收获一波社会关注。

湖北省博物馆市场部主任王亮介绍,一柄2500年前的王者之剑自出土之日起,就不曾退出人们的视线,除自身价值贵重外,持续不断地研究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创出品,让它和现世今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省博每年会推出上百款新的文创产品,现有文创产品涉及首饰、文具、摆件等十余个大类,上千个品种。”

文创开辟了一条能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在现代生活,活在人们心中的路。

跨场景连接见证文明的流传

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这样认知让文物活起来:这是博物馆的超级连接功能的真正体现,通过对文物内涵的充分开掘、辅以专业的工业设计,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方勤告诉记者,“让文物活起来”,湖北自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就开始实践。从编钟出土之日起,湖北省博物馆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让这套珍贵的乐器真的可以演奏出乐曲来,所有围绕它的保护都是建立在对编钟音乐功能的充分研究之上的,包括为了保护它而进行的复制,也一直伴随着对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研究。

作为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墓展陈的延伸,省博编钟乐团的演出,每天吸引海内外观众排长队入场观看,平均每天演出3场至4场,一年至少1100场。“虽然现在的博物馆对于音乐演奏早已司空见惯,可在当时用‘演奏+科学报告’‘动态展示+静态展示’的形式展示文物,在国内引起轰动。编钟乐舞也得以成为湖北特色,名震海内外。”方勤介绍。

去年在东湖之滨,印度总理莫迪走上舞台亲手敲响编钟。

今年“十一”假期,省博共接待游客近14万人,编钟乐舞每天演出5场至6场,共有1.4万观众观看,每10位走进省博的游客就有一位观看编钟演出。省博市场部主任王亮说,目前每场编钟演奏最多容纳400名观众,节日加场、场场爆满已是常态。

除了听编钟,还能演奏编钟。此次为致敬军运会,省博联手多家机构推出“乐”主题的互动体验。10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曾侯乙编钟全息投影在综合馆区二楼亮相,游客徒手即可敲响编钟。另一边设置的VR体验区,游客戴上5GVR体验设备,以互动游戏的方式感受演奏编钟的乐趣。孔子时代的金声玉振穿透时空,文明的流传就此发生。

活起来的文物才能火起来

68岁的王阿姨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戴上游戏头盔,“编钟就在眼前啊,钟上的各种花纹都看得很清楚,”王阿姨说,挥动手柄,通过VR眼镜就是在操作钟槌,“敲到不同的编钟位置,声音也不一样。”

一钟双音,正是曾侯乙编钟的惊世之处,代表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中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然而也给互动游戏的创作提出了难题。

武汉渲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此次“乐·兵”主题5G互动游戏的开发制作方。公司创始人李昱谷介绍,在历时一年半自主开发过程中,最早试做了一个版本,玩家敲一下发一个音,“省博专家告诉我们,曾侯乙编钟有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一钟双音,于是我们决定,不粗制,要完全还原!”

博物馆文创的难点之一,就是对文物价值的读取和重现。此次“乐·兵”主题5G互动游戏的创作中,编钟的声音采集了原件第三次敲击的音乐,与原音一样。利用数字扫描技术,100%还原文物钟体细节,包括编钟的外形、材质纹路、单个编钟上的文字等,李昱谷说:“最难的还不是钟体表面的乳钉,是人形精美支架上的纹路,比小拇指还小,有些甚至需要人工处理还原。”

游戏制作完成,李昱谷也成了半个专家,他介绍:“由于敲击点比较小,要引导玩家正确敲击并发出相应的声音,就有一定难度。”最终他们升级了10多个版本,“尽力还原传世宝物,才对得起老祖宗的文化遗产。”

美好的体验让“敲编钟”一露面省博就迅速蹿红,刘盛介绍,“十一”期间,每天接待近200人,“很多家庭游客,孩子玩过,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也要玩。”

让文物活起来,成为越来越多文博机构的自觉追求。在省博的规划中,5G智慧博物馆能让博物馆的超级连接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这会是一个海量的知识信息库,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掘藏品的文化内涵。”方勤表示,瑰丽的楚文化有着永恒的影响力,这正是博物馆与民众最大的连接。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孙夏

  • 上一篇:中建三局:深耕武汉大本营做“城市合伙人”
  • 下一篇:恒丰银行武汉分行赴麻城京广社区开展扶贫助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