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吉林新闻

孱弱的长春道路交通“抗雨”能力

时间:2017-08-03

  堵、迟到。

  这两个词,成了长春上班族8月3日上午状态的“热词”。

  造成他们的,是从2日晚开始下的雨。这雨,还在持续的下着……

  据气象部门预报,这一周,包括长春在内,吉林省都是阴雨天不断。那这种因雨而堵的窘境如何破?

图片18.png

  3小时

  先来听长春市民吕先生关于上班路的讲述。这一路,他的所遇、所见,或许能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吕先生,家住长春市东荣大路和太和街交会处附近,出了门,就有北部快速路和东部快速路。

  他的单位在世纪广场附近。

  借助快速路,从家到单位最多也就30分钟的车程。

  然而,3日的上班路,他却走了3个小时……

  他是6时50分下楼的,到停车的地方,正好用了10分钟。这个时候,雨下得很大、很急。

  开车,沿着东荣大路向东直行,到与远达大街交会路口,右转进入远达大街向南走。走了20多米远,就追上了车队的尾巴,停住了。

  到了这里,各条车道上排满了车,等待着红绿灯的指示,通过河东路。

  他注意到,从河东路上东部快速路的匝道口已排满了车。这也造成了东荣大路与河东路交会路口通行缓慢。

  见状,他放弃了上快速路的想法,想走河东路,进而上东环城路。

  为此,他驾车拐进了左侧行车道,等待左转进入河东路。

  进入河东路,车辆很少。

  走到与新业街交会处,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封路了,河东路走不了了。

图片19.png

  在路口,有市政人员指挥车辆,或是调头,或是右转进入新业街。调头还是要回到远达大街上,他选择进入新业街。

  这是一条只有两条行车道的街路。由北向南方向,排满了车,蹭着向前。走了40多米远,发现前方有车辆调头回走。

  车,也动不了,他就下车查看了一下情况。原来,前面出现了积水,一些底盘低的车不敢过了。

  见状,他也选择了调头。

图片22.png

  走到与新业街交会处时,他发现,有车辆从路障的豁口进去。以为能通行了,他也开了进去。

  走了10多米,才发现从这一直到东环城路的这段河东路满是积水,车辆根本没法过。

  市政人员也跑过来,挥手,禁止车辆再向前开,都需要退回去。

  只得退回来,他只能再走远达大街。

  到了与远达大街交会的路口,他看了眼时间:7时55分。

  上东部快速路的匝道口,仍是排满了车,他没敢等,选择了走下面的远达大街。上远达大桥后,他看到了这段的东部快速路南北双向都是排满了车。

  由北向南的快速路路面上,有积水点,车辆一过,有水花溅出。这也造成了上东部快速路的匝道口通行能力迟缓。

  从远达大桥下来,过了东新路路口,真正的“堵”来了。从东新路一直到吉林大路,一直是1档挪行。

  这一段,用了1小时40分钟。

  等到了与吉林大路交会路口才发现,路口有大量的积水,再加上地铁施工部分区域的封闭,导致路口通行能力大大变弱。

  在这个路口,各个节点都安排了交警指挥,疏导交通。

  从岭东路匝道口,上东部快速路。桥面上,车辆很少,通行很是顺畅。从快速路行走一段,通过下桥匝道,进入赛得广场,走东南湖大路,进入世纪大街……这一路,再也没见拥堵。

  到单位的时候,已过10时。

  这一路,他走了3个多小时。

图片20.png

  思考

  通过吕先生的讲述,我们能看到:在他经过的这些堵点,都有积水的出现。积水,让长春的早高峰变得更为拥堵。

  检索新闻发现,大雨过后的积水对长春交通造成的巨大影响已凸显。

  7月12日晚7时,长春突降暴雨,整整下了两个多小时。这场降雨中,除了相关部门公布的18处严重积水点外,其他一些地点也同样出现了积水现象,亚泰大街大经路、人民大街与湖宁路交会、人民大街南湖大路、世纪广场的新城大街路口、东环城路与昆山路路口、洋浦大街多个路段等等。长春交警最新排查出的市区易积水点已达65处。

  7月16日一早,长春再降暴雨,网友戏称长春多区域启动“看海模式”。

  再到此次降雨,积水问题仍然严重。

  实际上,它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排水能力。

图片21.png

  吉网、吉刻APP记者检索到一组数据:长春市目前地下排水管网一共2630公里,其中伪满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建设的管线有370公里,占总量的14%;地下排水管线大多为300毫米至500毫米口径的管线,大于1000毫米的只有1/10左右,多处于城市的下游;长春以往排水管线的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

  何为一年一遇呢?

  一年一遇为国家最低城市防内涝标准,即指每年平均会遭受一次内涝,即排水能力为24小时内累计降雨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超过34.5毫米的降雨强度。长春的排水系统只满足每小时少于34.5毫米的降雨量。

  长春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雨污分流制和部分合流制,其中朝阳、南关等老城区为部分分流,而二道区90%以上为合流制,开发区等新建区排水体制为分流制。采用分流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入河道,污水则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采用合流制的,在河道设置污水截流主干线,将污水截流到下游的污水处理厂。

  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长春市地下建设也远远跟不上地上建设,一遇大雨,长春就容易出现内涝。

图片23.png

  长春的排水管线现存一些问题,如部分管线口径不足,老化严重,超期服役,2630公里的排水管网中雨污合流管网395公里,占总量的15%,另外,地表排水能力减弱,部分明沟、水塘被填埋,已有明沟变成排污沟,强排设施缺失,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排水能力,遇上强降雨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每到雨季,我们能在媒体上看到有关长春积水点的公布,也能在街路的积水点旁看到死看死守的市政人员,更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城市拥堵。

  吉网、吉刻APP记者检索到一个信息,值得长春的城市管理者注意。《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选取二季度中雨以上程度(不包含特大暴雨)且天数大于3天的城市,对比其降雨与正常情况下拥堵的变化程度,来反映城市交通对强降雨的承受力,其中长春位列第4,说明长春的道路交通“抗雨”能力也相对较弱。

  同时,报告还对比2016年二季度60城市不同降雨量造成的城市拥堵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拥堵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加重。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分析团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降雨强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有关,当通行能力下降,道路的平均车速度会下降,拥堵就会加重,而当降雨量越大,拥堵的波动也会越剧烈。

  长春已进入百万辆汽车时代,如何增强长春道路交通的“抗雨”能力,应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并提上解决日程。

 吉网 吉刻APP记者 王小野

  • 上一篇:吉林省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公布  看看哪些社区上榜
  • 下一篇:中国(长春)第十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