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吉林新闻

一年时间赶超脱贫线 开创扶贫“顺山模式”

时间:2017-08-14

  在距离长岭县城50多公里的地方,有这样一座村庄,全村无一条硬化道路与外界连通,地处盐碱干旱片区,土地瘠薄,风灾较重,十年九旱,全村230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这就是长岭县大兴镇顺山村。

  2016年1月,驻村书记薛志军来到顺山村开展工作。

  2017年3月2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村调研时指出“顺山村扶贫下了大功夫,没下大功夫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强调“要多复制一些顺山村的经验,多推广一些顺山村的模式”。

  一年多的时间,顺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进村时正逢深冬,薛志军同包村干部和村社干部一起,白天全员调查情况,晚上整理谈话素材、统计情况、起草报告,熬夜到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一有时间就到村民家走访、拉家常。赶上哪家的饭时就一起吃,还必须留下三五十元钱的饭费。

  贫困户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也是难点问题。薛志军和同事们经过3天2夜的研究讨论,选定了实用又省钱的改造方案。为了尽早开工,他求同学、找朋友,筹集起步资金56万多元。2016年入冬前44户危房改造户搬进了新居,改造率超过70%。改造后的新房梁、棚、瓦、门、窗均采用较高标准,水、电、取暖、卫浴、灶台等设施齐全,房改户“拎笤帚就上炕”。

  为了改变顺山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模式,薛志军带领村民搞起了棚菜种植,走上了“合作社+贫困户”的新模式。薛志军反复组织召开会议,阐明村民承包经营的好处,联系技术专家到村讲解种植要领,组织村里各方面人员到有实力的兴源合作社参观学习。主动为承包户提供信息、种苗、技术、专家和市场等“保姆式”服务。截至2017年7月,棚菜产业园已经发展壮大到占地10公顷、33栋大棚,组建了棚菜种植合作社,吸收全部贫困户和100多户村民入股合作社,成为社员参与赢利分红,全年产业收入可达到200万元。

  曾经在国家级贫困村白城市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任第一书记的薛志军对贫困工作和贫困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2015年底,脱贫攻坚战启动后,当组织上考虑让他到顺山村再干一年半时,薛志军二话没说、坚决服从,全力投入到新的扶贫工作。面对生病的母亲、独自扛起家庭琐事的妻子和需要陪伴的孩子,薛志军总是有太多的亏欠,他常这样对妻子说:“我们家个人的困难好克服,咬咬牙就过去了。贫困村和278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责任重大啊!组织上和那么多贫困群众还看着我呢!”

  如今的顺山村,棚菜、养殖等主导产业基础坚实、辐射带动作用强劲,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自来水、卫生室等民生工程竣工使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78名贫困人口2016年人均纯收入4513元,全都超过脱贫线。全村积极向上、人心向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和致富愿望。

  2017年2月,薛志军原定一年半的任期即将结束,顺山村68名群众代表联名递交请愿书,摁上红手印,请求组织上让他留下来、延长任期。薛志军欣然接受,未来的日子,他将和顺山村村民一起走出一条充满欢歌笑语的致富路。

  吉网吉刻APP 记者 高艺上

  • 上一篇:【亚泰球星当信差,送票到你家】第二季:请您做亚泰第12人!
  • 下一篇:铁道老兵崔风天的风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