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长春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成功爆破,翻建工作随即展开,经过了整整110天的建设,自由大桥迎来了重生,这座带给长春市民无数回忆的大桥再次凌驾于伊通河之上。
9月18日,吉网、吉刻APP记者在自由大桥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新桥的主桥已经具备了通车能力,将于19日6时58分正式通车,两侧的辅桥也正在抓紧建设,预计本月底投入使用并通车,而在翻建过程中使用的便桥也将完成自己的使命。
主桥19日早通车
采用双向6车道
18日下午,吉网、吉刻APP记者来到了自由大桥施工现场附近。此时,新自由大桥主桥工程已经完成,地面上的道路标线也已经施划完毕,新铺设的柏油路面早已经具备了通车能力,同时,两侧便桥的车流量仍然很大。
“从5月31日翻建工程开始以后,施工单位一直在加班加点作业,最忙碌的时候整个施工现场超过了400名工作人员,经过了110天的奋战,新桥的主桥终于完成了建设,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通车能力。” 中建一局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总监韩如冰介绍说,翻建后的自由大桥为一座东西走向的钢架拱桥,桥跨长168米,横断面布置为6米人行道,16米辅线车行道,23米主线车行道,共46米,翻建后桥头两侧分别增加一处下穿人行通道,与伊通河沿岸绿道相连,通道内净宽6米,净高3米,通道长49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主桥规划为双向6车道,将于19日6时58分许正式通车。
整体桥梁“十一”前将全面通车
在施工现场,主桥两侧仍有不少施工人员在抓紧作业,为了让新自由大桥尽早发挥其作用,主桥通车以后,两侧的辅桥也正在抓紧建设。
记者了解到,两侧的辅桥建设还包括规划的人行道路,预计在本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确保在“十一”前整体桥梁实现全面通车。
韩如冰介绍说,新自由大桥的外形和老桥基本一样,但是亮化等工作做完以后,新桥会更加靓丽、漂亮。结构也由原来的混凝土拱桥换成钢结构拱桥,而如此规模的钢结构拱桥在东北地区仅此一座。
“目前主桥为双向6车道的设计,加上辅桥之后,整体桥梁将规划为双向8车道,通行能力将大大提高。”韩如冰介绍说,同时,新的大桥采用三维空间曲面处理桥梁外形,在保持原有桥梁外观的同时,形成现代化桥梁景观。同时,结合“绿道”项目,优化现状桥头节点,完善桥头梯道景观。夜景将采用RGB全彩模式,形成行云流水的动态场景。
临时便桥将在专家论证后拆除
在自由大桥翻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该路段的正常通行,施工方在两侧搭建了具备同样通行能力的两座便桥,而在主桥建成之后,这两座便桥也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据韩如冰介绍,19日主桥通车以后,两侧的便桥将随即被封闭起来,等到专家论证之后开始拆除。
“便桥的拆除将采用最环保、无噪音的方式,以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韩如冰说,目前来看,有可能计划采取“反钓鱼法”进行拆除。便桥在搭建的时候利用的是“钓鱼法”建设,即利用设备类似于“钓鱼甩竿”的方式将材料铺设,而“反钓鱼法”则是相反方向的逆向拆除。
而便桥在拆除过程中不会对交通和周边居民造成太多影响。
吉网 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 摄影 罗浩
相关阅读
长春自由大桥历史
长春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立厅设治,道光五年(1825年)治所由新立城北迁至宽城子(长春),至今已走过近200年的历史。当年的伊通河水,烟波浩渺,丰盈宏富,可容舟楫。在今日的自由大桥址,当年辟有渡口,以船相通。后来,随时间推移,日月飞梭,山河易貌,伊通河水也由肥到瘦,一些简易木桥也相应出现了。
伪满洲国康德三年(1936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加紧经济掠夺,在这里建造起自生大桥。自生大桥,为木结构,宽10米,长34米,桥面用方石块铺以鱼鳞状花纹,可容两排车并行,并能通坦克车,比较牢固。然而,不久这座桥就易手了。伪康德六年(1939年)日本国内经济萧条,伪康德八年(1941年)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战争需要,筹集庞大军费开支,竟将自生大桥强行卖给了长春玉茗魁绸缎庄。
原来的自生大桥,因1953年伊通河洪水泛滥,全部被冲毁。自由大桥,为1987年8月30日竣工。新建的自由大桥,宽66米,长266米,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