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央宣讲团走进吉林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主持报告会。听完宣讲报告会,吉林大学的师生们备感振奋,反响热烈。
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职责所在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说:“听了施芝鸿同志的报告,全面深刻,内容丰富,贯穿历史,联系现实,既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充满着感染力和亲和力,对于我们准确的把握十九大精神思想内容和核心要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的首要政治责任,特别是对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职责所在。”石瑛说,“我想我们也会以今天的宣讲作为一个契机,进一步的推动十九大精神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带领和帮助我们的同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自信,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理想,同民族复兴的伟业结合在一起,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追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途中 青年学子绝不能缺席
听了中央宣讲团的这场报告会,吉林大学的青年学生们都很受震撼。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学生会主席张翊轩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觉得何其幸运,我们青年学子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各族人民追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青年学子绝不能在这场历史的盛宴中缺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张翊轩说,“对于我们青年学子来讲就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有机会全程参与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有机会亲口对后代诉说我们中华民族的美丽与美好,诉说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负起属于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21日15时,吉林大学召开了座谈会,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十九大文件起草组成员施芝鸿,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出席座谈会。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代表、黄大年教授团队、青马工程学生会等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师生代表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学习心得,并向施芝鸿请教和学习。
新时代青年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吉林大学商学院2015级大三学生张法在座谈会上做了一篇题为《回顾奋斗硕果,展望伟大征程,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的主题汇报。
在接受吉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张法说:“十九大报告给我的印象是坚定温暖、缜密博爱、大方宽容、通俗易懂,作为一个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我认为十九大报告直抵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又认为它是亲切可爱的。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个十九大报告中知道党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是什么样的,未来要干什么,如何才能干成,这四个大问题和大文章。”
“宣讲会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上午施芝鸿老师说宣讲一个在‘宣’一个在‘讲’,一方面要把中央的政策原原本本的宣传给广大同学们,让同学们高度的认同这个政策。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出自己的心得,我参加座谈会做了一篇题为《回顾奋斗硕果,展望伟大征程,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的主题汇报。我在准备这篇汇报的过程中,也对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张法说,“我更加深刻理解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活在面临党的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这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使命,通过这次报告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施芝鸿老师的这一番座谈也给我增加了信心,未来我将继续发挥好学生组织主心骨的身份,带动和影响身边的青年,做好学生会各项工作。”
吉林大学文学院2015级万同学发言的题目是《不忘初心跟党走,做新时代的青年》。
万同学说:“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人我感到自豪。新时代需要青年,召唤青年,青年投入建设新时代,感恩新时代。”
“作为吉林大学的学生我们要发扬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励志自身专业领域,扎实学好科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做新时代的青年。”万同学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孙老师发言。
孙老师说:“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对文化自信方面比较关注,这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为之贡献力量的领域。”
座谈会上,孙老师从如何深入理解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做什么,从而为探索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贡献力量这两方面分享了学习体会。
听完老师学生代表们的发言,施芝鸿感到很震撼。他对吉林大学有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功底加深了印象,对学校的老师学生代表们很钦佩。
在座谈会现场,施芝鸿和学生们分享了他的心得,“心态决定状态,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座谈会最后,施芝鸿分别回答了师生代表们的问题,并同大家分享党的十九大精神。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刘晓宇/文 罗浩/摄影 褚新宇/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