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东北首例父亲供肝儿童活体肝脏移植术在吉大一院完成。为了挽救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仅仅6个月大的女儿恬恬,来自吉林省白山市的赵先生捐献出肝脏的1/5移植到恬恬体内。
整个手术历经10个小时,由吉大一院肝胆胰外一科、小儿消化内科、超声科、影像科、检验输血科、小儿ICU、麻醉科、手术室等10多个科室共同参与,60多位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最终完成。
女儿两个月大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12月11日上午,吉网、吉刻APP记者来到吉大一院7楼手术室外。赵先生的爱人夏女士正焦急地等着手术室外,不时拿起手机里看看爱人和女儿的合影照片,心中默默祈祷。
夏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是今年6月5日出生的,出生时有4公斤重。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为全家带来无尽的欢笑。
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女儿跟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体重长的慢,皮肤和眼珠发黄,排尿是像浓茶一样的深黄色,排便也是不正常的灰白色。夫妻俩带着孩子到多家医院检查,在恬恬两个月大时在吉大一院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为了给孩子治病,两个人借钱给孩子进行了先天性胆道闭锁“葛西”手术,可术后孩子的病情不见好转,依旧越发严重。
就在一家人为孩子治病费用着急的时候,他们听说吉大一院肝胆胰外一科可以进行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并开展对患者实施救助的公益项目,这个消息给他们带来希望。
半个月前,一家人带着最后的希望抱着孩子来到吉大一院,经过一系列评估和详细检查,恬恬幸运地符合救助条件。而经过对恬恬父母身体的初步筛查,最后认为孩子的父亲赵先生更适合为女儿捐肝。
为符合捐肝条件他半个月狂瘦10多斤
检查中发现,赵先生要为女儿捐肝还是有一些小问题,那就是他有轻度的脂肪肝,必须减肥。“为了救女儿,他真是拼了。”
夏女士告诉记者,从决定捐肝那一刻起,丈夫为了能快速减掉体重,不仅每天只吃水煮白菜、青菜,不吃一点大米和面食外,就连鸡蛋也是一天只吃一个,而且只吃蛋清不吃蛋黄。
除了饮食控制,运动也成了重点。“每天在健身房一跑就是7、8个小时,在医院进行术前准备的这段时间,他要从住院部的1楼爬到25楼,并且一天都要爬好几个来回。有时候天都黑了他还在运动。”
说这话时,夏女士的话里透露出一丝“心疼”。她一边心疼女儿,一边也为丈夫担心。“生完女儿后,我一直在家照顾她,丈夫一个人挣钱,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救女儿他受了这么大苦,而且毕竟是这么大的一次手术,我也怕万一有个意外。可是他总是很乐观,也很坚定。”
取下1/5肝脏还要进行减体积处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成人给儿童捐肝,可以切割一部分肝组织进行移植,这要求供体的肝脏要健康,肝脏血管不能有畸形。为此,亲属捐肝活体肝移植手术的首要原则是保证供体的健康,不能让爸爸因救孩子而面临危险。术前通过精细分析和计算,最终,医生决定用爸爸左侧外叶的1/5肝脏进行亲体肝脏移植手术。
相比于普通的肝移植手术,儿童肝移植手术的难度系数更大,不仅要确保供肝者的安全,在涉及到切除病肝植入新的肝脏时,对供肝进行修整等4大环节都需要严丝合缝,整个手术环节需要除了吉大一院肝胆胰外一科、小儿消化内科、超声科、影像科、检验输血科、小儿ICU、麻醉科、手术室等10多个科室共同参与,还要有60多位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据肝胆胰外一科主治医师陈玉国介绍,这台手术难点主要在于小孩儿的体重只有7公斤,这样对于麻醉、扎针这些操作都是困难点,因为恬恬的血管很细。另外就是整个肝脏移植,成人的肝动脉可能是3毫米,恬恬的肝动脉可能1毫米都不到,所以说血管吻合的难度也要提升。为此,切割下来的肝脏还要做减体积处理,让这部分肝脏的体积和重量和恬恬更加匹配。
术后抗排斥将成为难题
赵先生和恬恬在12月11日早上7点前就被推进手术室,做术前准备。13时55分,赵先生手术结束被推出手术室,送进重症监护室,而恬恬的手术直到晚上8才结束。整个手术共历时10个小时。看着手术室外大屏幕上的显示手术结束,一直站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夏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术后对孩子的护理难度会很大,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包括排斥相关的并发症、肝脏功能恢复不良的并发症、出现感染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与手术密切相关的并发症等,由于肝脏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赵先生的肝脏在一定时间内会恢复原来大小,恬恬也将在服用抗排斥药物后,慢慢适应新肝。据了解,30%的肝脏移植患儿无需服用抗排斥药物。
吉网吉刻APP记者 艾灵 摄影 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