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网联之后,信联也来了!
日前,央行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下称“信联”)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现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予以公示。至此,外界熟知的“信联”官方称谓确定为百行征信。
7日,吉网、吉刻APP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8家个人征信业务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其中互金协会持股36%,腾讯等企业在列。
“大咖”云集
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各持股8%
“信联”正式落地,公司基本情况也对外披露。
根据《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相关情况》的附件显示,“信联”的注册资本为十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营业场所(筹)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通泰大厦C-917。其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
央行网站截图
从主要股东及所持股份来看,不乏“大咖”企业身影。包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事实上,为解决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个人征信问题,对于“信联”的筹备,市场早有传闻,2015年1月,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同意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试点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并计划以“个人征信牌照”的方式开放该业务。
不过,落实情况让官方难言满意。201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表示,各家机构都想形成业务闭环,无法形成信息共享,难以扩大覆盖范围。此后,监管部门改变思路,将颁发牌照改为以互金协会牵头入股成立“信联”。
均非绝对控股
有助于征信的独立性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征信体系”,百姓熟知只有央行征信。
其业务方向为,央行征信依托的主要是各银行,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到后,按数据主体(即企业和个人)对数据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和个人的所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档案,并在金融机构查询时生成信用报告。
其主要功能是,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首先是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保证信贷交易的合法性;其次是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利率高低等因素的不同,奖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再次是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及其对企业和个人信贷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法院、环保、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进而培养和提高企业和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
不过,央行目前征信,在覆盖面和准确程度等方面存在局限。
“银行征信更多的是银行客户,某种程度有局限性,现在‘信联’来了,就不一样了。”吉林省一家银行的赵姓经理接受吉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信联”正式通过成立,国家金融部门能更好掌握和分享在各家公司手里的征信信息。
此外,从本次公布的股东上来看,都不是绝对控股,这将有利于其保持独立性,对信息主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符合征信基本要求。
重要意义
“信息孤岛”就此破局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百行征信或将效仿第三方支付“网联”的“共建、共有、共享”的建设原则。开展相关业务。
吉网、吉刻APP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网联平台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共同发起筹建,旨在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于2017年3月31日启动试运行。
据悉,网联平台旨在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支持支付机构一点接入平台办理,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互联网金融资深人士刘平坦言,去年一组数据显示,有央行征信记录的自然人仅为3.9亿,占总人口数不足30%。第三方征信机构到来,有利于“信息孤岛”就此破局。
另外一组数据说明了征信市场的潜力,易观在《中国信用服务市场专题分析2017》中预计2019年信用服务市场将突破百亿规模。
“股东中有很多都是互联网企业,可以预测,今后‘信联’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来源上,或将以个人债务信息为主。”易观表示,互联网领域的个人金融借贷迅速增加,2017年年末,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了1931家,尚未列入的统计大量存在。可是由于运营需要属核心资源,平台方不愿拿出数据共享,这也导致借款人多头借贷、过度借贷、骗贷等行为不断出现。信联落地后,将扩大征信覆盖人群,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
吉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