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9时,吉林省气象台于气象大厦召开2018年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副台长陈长胜等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
问:去冬我省天气气候特点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影响?
总的来说,去年冬天我省气温低、降水少,“干冷”天气特点突出。2017年12月1日~2018年2月28日全省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低,尤其是2018年1月21日-2月28日为1980年以来历史同期低温第1位。全省平均降水量19.4毫米,较常年少2%,前期降雪量偏少,2017年12月1日-2018年2月2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3.0毫米,较常年少32%,居2000年以来同期少雨雪的第3位。2月末出现大范围大到暴雪天气,为2010年以来最强一次。此外,整个冬季出现了149站次的寒潮、27站次的雾、46站次的大风天气。
影响有利有弊:一是气温低,增加了畜禽养殖业、大棚种植业的防寒成本,但气温低,不利于病菌和害虫(卵)越冬,对来年的农业耕作有利。二是降雪少,对交通运输有利,但对防火工作不利。此外,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偏低,影响交通运输和人们外出活动;低温寒潮天气,对人身体健康不利,导致哮喘、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多发。
问:3月以来我省天气有何特点?重点防御哪些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实际上,从2月25日开始我省转入了多(雨)雪时段,2月25日-3月24日全省累计降水量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此间共出现了5次较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全省平均气温度,比常年同期稍低,整体上呈回暖态势,尤其是3月12日-14日全省平均气温2.9度,比常年高5.4度,中、南部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均达10度以上,集安14日最高气温为19.9度。
3月份是我省冷暖交替的月份,乍暖还寒,雨雪交织,天气较为复杂,大雪(暴雪)、寒潮、大风、沙尘、道路结冰、森林火险乃至雷电等都有可能发生,广大城乡居民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收听(收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预防各类灾害性天气。
问:雾(霾)的危害及应对要点?
危害:使能见度降低,影响公路、航空、铁路、海运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引发交通事故;污染供电系统,造成停电、断电事故;携带病菌,污染空气,危害人们健康。
雾(霾)天居民应对要点:a、科学选择开窗时间,可中午短时间开窗换气;b、出门建议戴医用口罩,心肺功能差的人减少外出;c、尽可能减少参加室外活动或露天集会,特别是不要晨练;d、穿越马路要当心,看清往来车辆;e、不食用街头露天食品。
问:《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及其主要内容?
该《办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配套规章,主要界定了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办法》明确了气象预报发布是气象预报向社会无偿公开的过程,气象预报传播是将已发布的气象预报进行转播、转载的过程。《办法》还明确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规定了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渠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同时《办法》还对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的原则、传播责任以及传播要求作出了规定。
《办法》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进一步鼓励社会参与气象预报传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扩大气象预报传播渠道,提高气象预报传播时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同时,《办法》还对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行为进行了规范,强调建立良好的防灾减灾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
问:如何推进气象事业单位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春明表示:“鼓励专业气象服务逐步向省、市机构集约,建立有利于集约化发展的合作机制,共同开拓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和市场。原则上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和产品制作由省、市级气象部门承担,县级气象部门负责与本地专业用户和省、市级专业气象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部分专业领域,鼓励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市级专业气象服务中心,承担相关领域专业气象服务。”
问:吉林省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状况如何?在2017年的永吉特大暴雨的预警预报中发挥了怎样的预报和警报服务作用?
2005年建立了“吉林省数值预报业务平台”,多年来不断改进升级完善,围绕气象核心业务和气象现代化需求,以预报精准为目标,逐步构建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集约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目前,平台包括基于WRF数值预报模式建立的短期预报业务系统、中期预报业务系统、强对流潜势预报业务系统等等,输出产品为0-72h和16d各种物理量场的预报产品、15种强对流参数诊断、15个动力因子诊断分析等。目前新的业务系统正在完善中,采用了先进的同化和集合技术。
2017年7月,吉林省出了“7.13”、“7.19”和“8.02”连续三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过程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雨量大、雨强高、落区重复。吉林省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在2017年汛期三次重大降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暴雨落区、量级的预报上与实况十分接近,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正如2018年世界气象日秘书长致辞中所说“由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今天的5天预报与20年前的2天预报一样好。而且数值预报还在继续发展,并还在支持早期预警。实际上,早期预警是减少灾害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可防止生命损失,还可减少灾害等危险事件造成的经济和实质性影响。”
问:目前吉林省气象局在卫星遥感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业务和服务?
吉林省防雷减灾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峰介绍到,吉林省气象局的卫星遥感业务主要分三大类: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主要有森林与草原火情、干旱、洪涝、暴雨、台风路径、冰雹影响、大风影响、沙尘等灾害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农情遥感监测与评估,主要有作物长势、作物产量预估、牧草长势、土壤墒情、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主要有地表植被、水情、积雪、地下水、灰霾、大雾、秸杆焚烧、森林可燃物、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及各种生态环境精细化遥感监测和评估。
问:2016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气象防雷部门进行了改革,作为服务机构的吉林省防雷减灾中心在工作方面有什么变化,目前的任务及工作方向是什么?
从政策层面,气象防雷部门不再负责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不再对防雷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许可,按照改革的要求我们对中心的业务和技术服务做了相应的调整。
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的法规建设及相关防雷技术标准的编制。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有关防雷方面的法规文件,中心组织编制了地方标准《吉林省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规范》,已经印发执行;完成了吉林省危化场所雷电风险控制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项目,并将继续做好该领域防雷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为今后的防雷减灾任务打下基础。积极推进雷电业务现代化建设,逐步加大了雷电业务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建设了全省三维闪电定位监测系统,提高雷电监测预警、雷电潜势预报、雷电风险环境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的能力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努力建设全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易燃易爆及危化场所的防雷市场监管技术支撑力度,开发了危化场所防雷管理数据库,强化防雷减灾服务市场监管。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及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普及工作。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城乡居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防御知识得到提高。
问:现代雷电灾害有什么新特点?
近年来,城乡高大建筑物日益增多,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系统、信息系统、家用电器等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雷电灾害从二维空间侵入变为三维空间侵入,异常雷暴可能造成多处受灾,城乡日益增多的高大建筑物增加了遭受雷击的几率。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受灾对象集中在电子器件上,而电子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约86%的雷灾是由间接雷击而引起的,受灾行业涵盖广电、通信、金融、制造、石化、交通等。雷灾危害程度加大。除直接雷击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损害,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易燃易爆场所成为雷电灾害的重灾区,由于易燃易爆场所的特殊性,如果防雷设施不完善极易发生雷电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社会影响很大。
目前,我省气象部门加大雷电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安装了全省三维闪电定位监测系统,雷电监测预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加强了防雷地方标准建设,出台了吉林省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规范,加强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防雷灾效果有了提高,现在城市建筑物一般都按照国家防雷相关标准设计安装了防雷装置,每年防雷检测机构对重要建筑,易燃易爆场所都进行防雷安全检测,市民的防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雷电灾害发生的几率将会被控制的越来越小。
问:为更好地规避雷电灾害风险,建设单位和个人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工作?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李茂仑表示,新建建筑物要做好防雷设计图纸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保证防雷装置在投入使用前不存在设计和质量问。投入使用后的建筑物每年应进行年度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防雷装置是否还安全可靠,是否因防雷装置的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安装户外设施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天线、金属字、广告牌等)应寻找专业防雷机构对其防雷措施进行指导和检测。进出建筑物的线路应避免架空敷设,有闪电时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应尽量断开电源或加装电源型电涌保护器,雷雨天尽量避免进行户外工作。
问: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提到要加强生态修复型人影能力建设,请问省人影办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所谓的“人影“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简称,是指人们依据云物理科学知识和云系条件特点,采用人工影响局部大气的方式,使其向着人们的意愿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按照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有关生态修复型人影能力建设的要求,作为全省气象业务体系一份子的吉林省人影办,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紧紧依托全省气象观测网、天气监测网和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及其产品,分析大气环流变化和各种尺度天气系统对我省的影响,同时跟踪监测、分析、评估全省各地旱情和冰雹灾害,适时做好森林防火,农业生产,江河、湖泊、湿地蓄水等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等各项工作。
二是充分利用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在我省建设的成果及资源,持续加强我省生态修复型人影能力建设,包括:空中云水资源立体开发能力,我省农业抗旱增雨、防雹减灾救灾能力,以及缓解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短缺的应急增雨能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的保障能力等。
2018年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将利用现有的人影资源,积极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开展多方位的空中、地面和高山人工增雨作业;同时集中全省力量重点开展中西部地区主旱区河流、水库、湿地人工增雨专项作业,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力争全年增加降水5亿立方米以上,同时指导全省各地区做好农业生产防雹减灾工作,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提供支持。
问:人工影响天气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工增雨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科学手段。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飞机、火箭、高炮等向云体合适部位播撒碘化银、干冰、液氮等催化剂,对局部大气中的云层进行人工催化,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促发核化机制,使云中冰晶吸附大量过冷水滴并持续增大从而形成降水的过程。
问:人工影响天气播撒催化剂会污染环境吗?
有人担心人工增雨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这是对目前人工增雨机理及所用催化剂不了解而出现的问。其实,人工增雨对大气、水等环境因素是没有危害的。人工增雨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它调节了水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分布不均的问,同时播撒在天空中的干冰、液氮本身就是空气中的自然成分;碘化银催化剂本身的银离子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同时碘化银比干冰制造冰晶的效能高出上百倍,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要播撒十多克至几十克就能见效,总投入量很少,无论是否被云中水汽吸收,散布于地空的碘化银含量都很低,因而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危机及生态平衡。
吉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王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