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20余万条苏州家长个人信息“裸奔”

时间:2017-06-02

歹徒买卖公民个人信息,1毛钱一条!

“喂!某某同学家长您好!请问孩子需要补课(培训)吗?”在苏州,相信有不少家长都接到或收到过这样的骚扰电话或信息,那么,对方所掌握的家长手机号码和孩子姓名、就读学校及班级等准确信息,到底是谁提供的呢?近日,苏州园区警方破获的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揭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江苏某培训机构,拥有数十万条苏州市区部分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里面包含学校、学生姓名、年级、家长联系电话等,两年前该机构股东徐某以每条0.1元的价格将2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苏州某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经理顾某,非法获利2万元。

案件回放

徐某等9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园区警方取保候审

2017年4月初,苏州园区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接到群众匿名举报:苏州工业园区某培训公司,涉嫌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其公司开展业务。接报后园区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对此立案侦查,经调查,警方掌握了该公司总经理鲍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线索。4月6日,专案组开展收网行动,民警依法将鲍某等人传唤至湖东派出所,后警方在该公司电脑内查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1万余条。

经审查,鲍某交代,上述公民信息系李某提供。4月7日,民警在苏州工业园区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将李某抓获,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在李某办公电脑内查获了待销售或交换的苏州市部分小学、初中学生家长的数据信息共计20余万条!随后,专案组顺藤摸瓜抓获犯罪嫌疑人顾某和徐某等人,经审查,上述嫌疑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上述信息的来源,警方及时开展了相关工作予以固定,目前,徐某等9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园区警方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嫌犯交代

在销售行业,买卖个人信息开展业务是公开的秘密

据湖东派出所副所长王渊介绍,从公安机关目前已破获的案件情况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一些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俗称“内鬼”)将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合法收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予以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二是为政府部门或教学机构等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利用服务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在网上或线下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大肆出售或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牟取暴利。

销售人员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客户信息,尤其是现在进入共享经济时代,可以说信息就是金钱,而商家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越多、越准确,潜在客户的范围就越多、越精准。根据这起案件的多名嫌疑人交代,在销售行业,买卖个人信息开展业务是公开的秘密。正是因为市场存在这种“刚需”,20余万条苏州家长个人信息多年以来就在多家培训机构不断非法买卖和交换中处于“裸奔”的境地。

警方提示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侵犯,应当及时保存通话内容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成为一种公害,只有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网织严织密,才能最终使公众免遭侵扰。相关部门要以6月1日起“两高”司法解释施行为契机做好学习宣传和相互协作,落实公民个人信息采集、保存和使用的全流程安全监管措施和责任,建立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各行业各单位负责人尤其是企业、商家市场销售人员都应当以此案为鉴,吸取教训,学法守法,坚决不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根高压线。

湖东派出所教导员周翔表示,虽然学生家长和公民个人无力改变现状,但我们呼吁市民增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通过提升自我鉴别和防护能力,防止上当受骗。如招生考试季,刚报名参加一个考试,推销辅导班甚至贩卖考题答案的短信就接踵而至;在一家中介平台登记完房屋买卖信息后,就有若干大大小小房产中介甚至装修公司业务员不断地进行电话轰炸,这种情况下,公民个人信息多半是遭到了泄露。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侵犯或因此遭受损失或侵害,应当及时保存通话内容等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通讯员张志东本报记者於苏云

  • 上一篇:苏州市区4家定点零售药店违规划卡 被处罚暂停医保结算
  • 下一篇:无锡一糊涂小伙房贷还不上 打劫“专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