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经济走笔】技术应用当戒“自设围城”

时间:2018-10-09

最近有媒体报道,67岁的谢先生在黑龙江某超市排队付款时,被收银员告知不收现金只接受微信支付。不会使用微信支付的谢先生觉得遭遇另类歧视,与收银员产生了冲突。

现实生活中,谢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不下载软件便难打车、现场安装APP才能付款、扫码点单方可享受打折……如今,技术应用中此类“自设围城”现象越来越多。

不少企业试图用技术手段打造封闭“交易圈”,以此吸附客户资源,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其间利益考量和商业逻辑不难理解,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当自家产品在市场具有领先优势时,“围城”手段有助于尽可能多地圈定核心客户、固定使用习惯。而这种“围城”往往一时难以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实实在在,企业也会推出一些优惠活动让客户“自愿入城”。

当“互联网+”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企业以技术高墙“圈客户”的做法就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纵容其通过技术壁垒隔离“圈外人”。一方面, “一家独大”的“自设围城”可能会变成难以转向的“大象”,削弱科技伦理与公共监督对技术发展方向的修正能力。比如,上世纪早期含铅汽油提供了廉价的爆震解决方案,在相关企业大力推广下迅速占领市场,以价格优势形成“围城”,阻止了其他解决爆震问题的尝试。铅的大规模使用带来污染与健康损害,而企业的隐瞒和欺骗延长了危害持续周期,导致地球表层环境铅含量在50年间增加了数百倍。

另一方面,将某一人群排除在技术红利之外,也会损害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期待与信心。企业不宜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一味抓住“科技易感”的年轻人,而不顾及其他人群的感受和利益。须知今天玩转移动支付的年轻人,明天也可能变成“科技落伍”人群,如果每轮新技术发展都以牺牲“科技落伍”者为代价,就会动摇人们对科技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此外,“自设围城”带来的路径依赖也可能蒙蔽企业的战略眼光,阻碍其长远发展。上世纪80年代,苹果公司沉浸在专业电脑产品带来的成功之中,将个人用户隔绝在“围城”之外,结果被IBM公司迎头赶上。

技术应用“自设围城”,满足的只是企业一时的利益。打破这一困局,需要以更高的视角看待技术应用,真正将“技术红利”变为“技术福利”,回应社会对科技普惠的期待。政府部门应保护、激励科技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避免市场过度垄断,为科技应用的方向探索保留“火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为“满足更多人需求”而开拓新蓝海、寻找新商机,以专属产品、定制服务等方式同步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应让更多人拥有运用技术的知识与能力,企业不妨加大社会服务投入力度,组织、资助志愿者团体、老年大学开展技术普及,让科技进步烛照更多生命美好!

  • 上一篇:累计安装智能电能表4200万台 江苏用电信息采集实现全覆盖
  • 下一篇:从两岸联动开发到同城化发展 江阴靖江跨江共建融合发展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