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是谁在保障江苏的食品药品安全,在一纸检查通报的背后,是复杂的工作,是一个个鲜活的食品药品监管人。今年初,经省政府批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表彰了30位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他们都奋战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线。扬子晚报将向您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的岁月静好里,有他们负重前行。
药品生产监管是个苦差事,所以监管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连云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刘海燕在这个岗位上一做就做了十七年。老领导称赞刘海燕是“天生的检查员”,检查组名单上只要有刘海燕,药厂往往就得捏把汗。
爱好很复古,课余时间爱读书
2002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刘海燕拿到了连云港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了药监系统之后,一直和药品生产监管打交道。药厂的工艺、设备更新特别快,相关法规文件层出不穷,不断和欧美等先进发达国家接轨。虽然本硕专业都是纯工科的药物合成专业,但刘海燕从来没放松过学习。“科室订的一些资料一定要看,平时我逛书店,也喜欢买一点专业书籍。”
在人人盯着手机屏幕的今天,刘海燕的下班时间里还在“啃”着纸质的专业书,不时向药厂的同行请教,书本和实践互促互进,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刘海燕坚持下来了。“我们去检查,从原辅料购进、生产工艺、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到成品的出厂,几十个工序一步步看下来。药厂工作人员是行家里手,你专业跟不上,就是门外汉了,满嘴外行话,怎么去检查别人?”
盛夏,为药检把自己裹成“粽子”
“药品认证检查,3-4人一组,一个检查周期4-5天,生产检验的全过程,一道道跟下来。”刘海燕向记者介绍,连云港有很多药品是抗肿瘤药,这些药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是药也是“毒”,检查人员的防护措施得做得特别到位。药品的化学合成区要通风,不能有空调,发酵产品的车间温度更高。而检查人员,就得厚厚的防护服加上防毒面具全套装备,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一样,还要询问,要记录,要追溯,一个检查环节,在车间要呆上1-3个小时,工作服上凝出大片大片的白盐硝汗渍。
一线的药品生产检查员是个不太能留得住人的岗位,但刘海燕在这岗位上一呆已经十七年。全省食药监系统像她这样长时间在药品生产处的老检查员,为数不多。
这个“天生的检查员”不好“对付”
“日常监管要保证频次,防范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连云港是医药大市,药品的认证检查也特别多。”除了做好本市药厂的日常监管工作,刘海燕还是国家药品检查员,常常受到委派,异地检查全国药企已有将近200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检查员名单上只要有刘海燕的名字,药厂就知道这项检查可不好对付。
“工作人员知道有检查组,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但生产过程是动态的,有些问题藏都藏不住。” 刘海燕的心很细,眼很利,作为检查组的组长,她还得负责总结的活儿。白天检查完了,发现的问题一条条落实到条款上,反复思索,每一项都要有理有据地予以落实,从不主观臆断。自己加班到夜里一两点、第二天再工作是经常的事。
企业会想方设法地与检查人员“套近乎”,“但我们有严格的纪律,不吃企业饭,不坐企业车,工作餐也得按企业标准付给食堂。”过不了检查,负责人直接在刘海燕面前哭也是会有的事,但检查员就得硬下心来就事论事,“每一瓶药背后都是千千万万生命,我们的工作乃生命所系,没有通融,必须要用专注和专业来诠释使命。”
(食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