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2017年高考在即,不少商家瞄准了高考商机:普通的笔、内衣、鞋子……只要与高考攀上关系,都成了热卖商品。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务”也挂靠上高考,颇受部分考生家长追捧。
由高考带动的各种社会消费,往往被媒体称为“高考经济”。客观而言,商家在商言商,只要所兜售的商品和服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想趁着高考挣点钱,无可厚非。再者,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高考产品”的确能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比如“高考房”,出于节省时间、方便休息的目的,家长预订距离考场较近的宾馆也是合情合理。
问题在于,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目前“高考经济”中混入很多恶意炒作的成分,一些与高考并不沾边的事物也贴上了高考标签。与此同时,有的商家哄抬物价,趁“考”打劫,有的产品虚假营销,质量堪忧。“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果考生和家长不能保持淡定、量力而行,而是为求心安,或盲目跟风,或追求攀比,一味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损失的可能不仅是金钱,还可能增加考生心理负担,得不偿失,使得“高考经济”一点都不“经济”。
对待“高考经济”,家长和考生不妨多些平和,多些淡定。相关管理部门不能缺位,对于商家的虚假宣传、以次充好、随意涨价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加强监管,让“高考经济”更加合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