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等了11年终于配型成功 50岁的他成为江苏年龄最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2018-11-02

“等了11年,终于配型成功了,我很幸运,也很幸福!能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拯救另一个生命和家庭,我自豪,我骄傲,我绝不后悔!10月30日,宝应县第3例、扬州市第30例、江苏省第6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新华在南京中大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后这样说。他同时也是目前江苏省年龄最大的捐献者。

爱国 红涛 臧晓松

据了解,50岁的沈新华,2005年从部队转业到原宝应县卫生局工作,目前是县卫计委副主任。2007年10月25日,他参加了该县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集中采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他说,2000年在部队的时候就想捐献造血干细胞,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实现这个愿望,直到2007年他才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

“今年7月份,当我获知与一名外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当时心情就比较激动。”沈新华说,“经过高分辨检测符合要求,赴三甲医院体检合格。从那时开始,为了捐献出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我开始注意饮食,适当运动。说实话,我怕有些指标万一不合格,就会耽误一个生命。”

10月22日上午,宝应县在县卫计委举行仪式,欢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沈新华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沈新华也由此成为宝应县第一位男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巧的是今年10月25日,我入住南京中大医院开始做捐献前的准备,这个时间距离我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者的时间整整11年。”他说,“这不仅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更是因为有好多白血病患者在等待配型成功,有的人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就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带领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挽救更多的生命。”

10月25日上午8时30分许,沈新华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一根导管从他的手臂静脉抽出血液,输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另一根导管将余下的血液输回他的体内。直到中午12时40分, 采集成功。历时4小时10分,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沈新华成功捐献了180毫升富含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当天这袋“生命的种子”第一时间“飞”往重庆,他的义举,为一位免疫缺陷症患儿带来生 的希望。

记者采访沈新华时,他表示,整个采集过程中只感觉手臂有些发麻,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适应了。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或者一种使命,能有机会把身体的一部分捐献给别人,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者家 庭,这是一个很高尚、很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患者家人感谢沈新华的大爱,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并拍照转有关部门,信中这样说:“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们知道您是一位好人。正是您的无私付出,给一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沈新华向患者表达祝福,他说:“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成为有缘之人。从此,我们血管中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愿你能健康快乐成长。”

专家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白血病,但匹配成功率只有百万甚至千万分之一,通过各国红十字组织合作,可以增加匹配率。随着科技进步,如今捐献造血干细胞很便捷。分离设备将志愿者血 液循环过滤,就能搜集到有效成分。

  • 上一篇:世界城市日倡议绿色发展
  • 下一篇:扬州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