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老伙伴,发掘新商机
今天从大西洋里捞起的珍宝蟹,明晚就上了市民餐桌;白俄罗斯种植的亚麻,源源不断地运来南京……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进口平稳增长,总额达1393.6亿元,同比增长5.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消费升级需求日益旺盛,农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明显增加,增速分别达到11.1%和11.8%,相关企业的进口热情也与日俱增。
“去进博会吗?再采购点南京人没吃过用过的新品种回来?”最近几天,这几乎成了南京外贸从业者见面时的口头禅。我市一批进口企业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近年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开行,让南京的外贸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路径去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让当地的优质产品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搭建起国际货运班列“大动脉”。在浦口的铁路北站货场,“南京—莫斯科”中欧货运班列装箱发车,历经15天、1万公里的路程,从满洲里口岸出境,通过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等多个俄罗斯远东重镇,最终抵达莫斯科。卸空货物后,再满载俄罗斯的落叶松、樟子松、白松、红松、桦木等木材,返回南京。
中集凯通江苏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副总余计晨说,俄罗斯盛产木材,深受江浙沪一带消费者的喜爱。从今年开始,他们利用中欧班列,把俄罗斯的木材进口到南京,长三角的家具厂等生产商特别欢迎,经常供不应求。到目前为止,进口板材达到14596吨,货值达410万美元。
初次试水便旗开得胜,余计晨和小伙伴们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进博会成了绝佳的平台。“我们不仅做铁路货运,也做海运,还有部分空运和公路运输业务。这次去观展,希望多认识一些进口商,特别是国外的供应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更好的特色产品,进口到南京和长三角地区来。”他说。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禄口国际机场,几乎每天都有冰鲜的三文鱼,从智利和澳大利亚“飞”来南京。“今年我们仅进口三文鱼规模就达到约1000吨,同比增长了50%。”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业务部负责人王峰说,近年来,市民对进口生鲜产品需求增势迅猛,不仅要吃之前没吃过的新品种,还要越新鲜越好。去年春节前,他们从澳大利亚进口了1.25吨车厘子,搭乘航班飞抵禄口机场,规模创下江苏口岸进口水果之最。顺应这种需求,今年他们又新开拓了爱尔兰市场,从当地进口虾、蟹、贝、螺等水产品,十分受欢迎,截至目前已经海运过来七八个集装箱的水产品了。
这次进博会上,王峰要与合作愉快的爱尔兰食品局签约。“今年我们从爱尔兰进口水产品预计能达到100万美元。今后这个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初步计划2019年—2021年,从爱尔兰进口约400万美元的水产品。”王峰说,除了这个主要任务外,他们还要好好逛一逛展会,多结识一些新伙伴,希望在全球各地广织网络,把更多好吃的生鲜产品、农副产品带到南京市民的餐桌上。
“进博会是肯定要去的,除了和一些国外的老伙伴签约,加强合作外,还要再去‘开开眼界’。”苏美达集团进口公司贸易管理部经理付伟,这两天也在忙着做会前准备。
付伟说,他们进口的产品非常多,而且数量也很庞大,去年进口额达到了30亿美元,今年全年大约增长两成,接近40亿美元。其中非常主要的一项就是各行各业的机电设备,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大多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的技术、材料和工艺比较先进,国内的机电设备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国内很多工厂,出于产品升级的需要,对先进的机电设备进口需求都比较迫切。”他说。
此外,还有煤炭、羊毛、木材、棉花、水泥、黄沙等原材料。“有些原料如羊毛,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有大量的牧场,进口有成本优势;再比如煤炭,这两年国内价格比较高,但从印尼、俄罗斯等地进口过来,一吨能有约百元的价差,因此也受到国内生产商的欢迎。”付伟说。
尽管已经是南京的“进口大户”,但付伟表示他们依然不满足,“毕竟我们的采购网络还没能完全覆盖全球供应商,希望这次去参加进博会,能发掘出新商机。”
本报记者 李子俊
本报通讯员 杜欣 郭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