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一名参与者正在读书。
一名路过的人正在看住在玻璃房里的人。
“24小时独处”,一名参与者正在休息……
昨日,记者注意到朋友圈有人在发“新鲜事儿”——有个姑娘住在透明玻璃房里被围观。她坐在被窝里看书,耳朵鼻子上都有环儿。还有人隔着玻璃跟姑娘打招呼。大家好奇,这是行为艺术吗?她为什么要待在玻璃房里呢?女性有隐私问题,会不安全吧?还有人在讨论她怎么上洗手间……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
记录“24小时独处”!小伙子睡觉被围观
记者了解到,这居然是在二十四小时美术馆做的首期“展览”!赶往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广场,辗转找到8个不到50平米的“盒子”。其中一个盒子中,朋友圈中的女子不见了,只有一名男子在睡觉,从挂着的潮服和球鞋来看,应该是一名年轻男子。玻璃房中的陈设简单,除了床以外,有桌子、凳子,取暖设备、拖鞋、垃圾桶,甚至有绿植。从吃完的外卖盒子来看,这名男子应该是吃完午饭后小憩。
记者联系上展览主办方了解到,这是一个“24小时独处计划”——在每个玻璃盒子里,仅放置一桌、一椅、一床、一灯,将这些空间提供给任何想要在玻璃盒子进行24小时独处的个人。在两个月的项目周期内,这个独处空间是对所有观众开放的,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向展览主办方提交入住申请。“24小时独处计划”将通过视频记录、收集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独处痕迹,并集结成册,作为文献供美术馆收藏。
策展人林书传告诉记者,身边其实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就想通过实验做“时代切片”。设立一个有仪式感的空间,被观察的独处,去思考当下的社会现象。在这个传播时代,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同。我们想记录时代,展览将持续到12月25日,采集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
经历了什么?照样追剧画画买买买
参加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没有对独处的恐惧。“尝试被围观独处的感觉我觉得好玩,很未知。未知最好玩。” 来自杭州的占佳聪听到这个计划,第一反应就是“哇,好酷啊,要去要去”,想着人生啥时候还能关进玻璃房里呆上24小时呢,有点像冲动消费一样的头脑一热就参与了,没有考虑太多。主办方告诉记者,生活被各种事情分割开,最需要独处空间的那群人,其实很少出现在“独处计划”中。
从11月1日开始有人入住以来,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实际上,他们没有被限制自由,饮食起居和平时差别不大。可以上厕所,也可以在附近散散步。但也有人说,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刮胡子,像过着原始生活。
每个入住者可以携带自己的东西入住,有人带着工作来,有人下载了心仪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的剧,有人在这里度过双十一,半夜被卖家改地址的电话吵醒,还有人在这里画下纪念金庸的肖像画。依靠音响营造的音乐空间,沉浸于画画、读书、写作、刷手机、自拍等活动中,直到早晨被阳光刺醒,他们基本实现“与世隔绝”的一天。
好在透明房子的地方并不在闹市区,所以偶尔好奇的围观和拍照,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困扰。但也有人遭遇独处时,很多人想推门进来,一个两个还好,但是多了会打扰计划,有点困扰。也有人说,“在窗前看着他们一个个经过,有种他们是我生命中的过客的即视感。” 还有人在玻璃房里发起通过玻璃橱窗签名的互动。
思考人生,不能失去独处的能力
说到收获,不少人思考了一些平时大概会忽略的问题。有人给妈妈写了封信,“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明白一个事实。一个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就是如果爱可以拿来量比的话。真的应该是您爱我比我爱您要多,多得多!我可以做的比您想要我成为的样子或许更好一些。或许更独立更自由更快乐一些。”还有人在入住群里发现了自己的朋友,感慨人生缘分。
双十一入住的占佳聪说,很多人虽然和别人在一起,但其实也就像是独处。很多人看似是一个人呆着,但其实却有许多人相伴。我觉得,就算是和许多人在一起相处,我们也不能失去独处的能力。我一点也不恐惧独处,有时候我渴望与周围人之间相处关系的进一步深入,但同时又感到不安和恐惧,时不时会选择后退一点,稍稍拉开距离。
一位参与者夏燕丽对于“独处社交”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独处也是社交。社交是和他人处理关系,独处是和自己处理好关系。但其实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也是我们自己和自己关系的反射。活了二十年,感觉最难的还是和自己握手言和。其实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就行了,但是很多人都自顾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