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赵允芳 媒体人
祁 智 作家、诗人
文 岚 电台心理 节目主持人
新华圆桌
中国江苏网讯 前几天,一则新闻在朋友圈热传。南京一位33岁的母亲在看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因生气而出现言语不能,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左侧放射冠区脑梗死,被收治入院。
同样在朋友圈,这几天有一段充满调侃的家长“心声”,让无数人笑过之后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心酸:
亲爱的未来亲家你好,我女儿有房有保险会游泳,年满18会配车,过年随便去哪家。可以不要彩礼,结婚嫁妆配好,送车送房,包办酒席,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都辅导一下,谁家的媳妇谁养。
一则新闻一则段子,折射的是中国家长的群体性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做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学习给全家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应该为孩子的生命注入哪些品质?本期《人文周刊》特邀请祁智、文岚、赵允芳三位嘉宾,共同讨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话题——家长式焦虑。
段子和新闻,折射了社会现实
人文周刊:除了刚才聊到的新闻和段子,今年上半年,杭州还真有一位母亲陪孩子写作业时“气炸了肺”,这些话题之所以在朋友圈引发热议,是因为它们戳中了家长群体中的普遍性焦虑,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祁 智:这些话题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引发了家长的精神共鸣,所有的家长都正在或曾经为孩子的学习而烦恼。大家都知道送房送车只是一个“梗”,辅导作业才是重点,也是家长们心中永远的“痛”。
文 岚:其实,这种焦虑贯穿了孩子求学的全过程,作业问题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因为焦虑得脑梗、气炸了肺的母亲,就像在漆黑的暗道里奔跑,她只有不断地往前跑,才有可能看到前方的光亮。
赵允芳:这些新闻里,有一个失语的群体,那就是孩子。父母为孩子的学习而脑梗或气炸肺,那么孩子自己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大人可以编段子调侃,隐身段子后面的孩子的处境我们并不知道,无疑,孩子受伤害更重。
祁 智:我觉得对这种焦虑我们可以更平常心一点。中国人从古至今重视教育,以前读书的人少,那时候家长也焦虑,对孩子也打板子,但没有成为社会现象。现在所有孩子都读书,这种焦虑就成为普遍现象了。适度的焦虑未必不好,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学校灌输的内容太多,另一方面家长急于参与教育,但能力又不够,因此就过度焦虑了。
文 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它不可能在过度的焦虑和压力下实现。如果没有轻松的环境,孩子就不可能被兴趣点燃和驱动,也体验不到在这样的动力下完成目标的快乐。家长要做的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抚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完成自己的功课。家长可以超脱一点,“隔岸观火”一点,做一个引导者会更好些,我更赞成快乐教育。
祁 智:我们虽然有各种理由批评现行教育,但也要看到,如果全是快乐教育,那肯定很糟糕。我们不能把学习想得太美好,古今中外学习都是艰苦的,我们不能回避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承担的压力和焦虑。我们常常说国外的教育,但那种很轻松的多是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同样很苦很严格。不过家长更应当关注的是孩子如何管理时间、培养学习习惯,而不是越俎代庖辅导具体题目。
目前家长焦虑的一个重要源头是社会培训机构,它们以盈利为目标,超前学习,把标准提得很高,三年级的孩子上四年级的课,四年级的孩子上五年级的课,形成恶性竞争。孩子不懂家长就要辅导,但家长也不懂那个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的错位就严重了。一直超龄学习的孩子就像被掐着脖子吊起来,家长肯定要跟着焦虑。
文 岚:祁智老师刚刚谈到了学习是艰苦的。孩子确实应该吃苦,这是一种坚持力,但是吃苦的同时要做大脑的整合,让他体验坚持后的成功。我曾采访过南京某个区中考第一名的孩子,我问她是不是她做得好父母会表扬她,她说不是,她在战胜困难中得到了巨大的快感,我觉得这才是健康的心理驱动力。
除了分数,还要关注心理和审美
人文周刊:扬州有一个“蜗牛家长群”,家长在群里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排名、报什么辅导班,而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使他们的人格更健全,也对家长进行自我教育。你们如何看待教育?除了分数,你们认为家长还应更多地关注什么?
祁 智:这个群好!我们身边更多的是团课群,我认识一个好老师,要找几个孩子一起去上课,我和允芳老师关系好,大家就一起团课,这事还得瞒着文岚老师,悄悄地做。其实,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不仅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而且形成了攀比,加剧了焦虑。孩子要么在学习,要么在去培训机构的路上,连晚饭都不在家吃,连睡眠时间都不足,家庭关系更是一塌糊涂。
赵允芳:家长焦虑的根源在于现在缺少多元的评价体系,只用分数衡量孩子。在这个体系中,孩子是失语的。我住的小区发生过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有个孩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孩子在老师眼里很乖,但也很沉默,父亲是长途车司机,母亲在餐厅工作,孩子放学回家基本是一个人。我在地铁里看报道说他孤零零上学,孤零零放学,孤零零吃饭。是什么触发了悲剧并不清楚,但肯定没有激烈的冲突。所以说,除了学习我们还要多了解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刚才文岚老师讲的激发内在动力也好,祁智老师讲的认清现实发愤读书也好,我们都能举出很多例子。不过教育还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我的孩子小升初时,我写了本书叫《变形记》,我说没有教育学,只有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
文 岚:我推荐一本书,美国安杰拉达克沃思的《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作者主张让孩子自由选择,同时要学会坚持,防止孩子还没尝到进步的乐趣就放弃。孩子的天赋不同,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培养这种禀赋,而不是只盯着学习成绩。
我的孩子有一段时间说,妈妈你看不见我。他想表达的就是我看不到他内心中的那个真实的存在,所以他用这样的话表达自己的痛苦。很多家长使劲地推着拉着孩子前进,却没听到孩子在发出怎样的呼声,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帮孩子走出困境的是内心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爱和陪伴,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说个笑话都是在注入能量,可以帮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跌倒后再站起来。
赵允芳:除了心理关注,中国孩子的审美教育也比较欠缺,音乐课、美术课很多被语数外占用了。审美的缺乏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粗鄙化,不管是服装的设计、穿着,还是城市的规划设计。现在多数家长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钢琴学舞蹈学声乐,但是这种培养又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考级,为了升学,那么这种审美教育就被扭曲了。
文 岚: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是一种工具。很多孩子学艺术,但是动作是机械的、表情是装出来的,都不是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理解和热爱。我从小生长在一个美育比较充分的家庭里,我自己对心理学比较敏感,我弟弟成为一个设计师,与这种熏陶有关。我爸是个特别爱美的人,他带我妈去逛街,把我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三个月他都要把家具重新摆放一次,在聚餐时带着我们一起唱歌……审美成为全家生活中特别重要的部分。
我的经历告诉我美育特别重要,它可以让孩子面对艺术的时候怦然心动,让孩子的内心不干瘪和功利,而是充盈丰满,可以让我们打开每个毛孔感知世界。活得生动,生命力才会像花儿一样绽放。而现在孩子们本能的缪斯被压抑了。今天我们说焦虑,其实美育、艺术本身就可以缓解焦虑,因为艺术本身是对生命的尊重和释放,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教育要务实,但别信奉成功学
人文周刊: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我们现在的标准是单一的、唯成绩论的。但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天资禀赋不同,未来的发光点也不同。作为家长,如何缓解焦虑,减少来自社会的压力向孩子的传递?
祁 智:在教育上,我们应当承认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在确立人生目标时要务实。我同意每个孩子都有天赋,但是我们也要认真考虑,这种天赋是否可以让他安身立命。有一次我去一所乡镇中学,一位家长说自己孩子画画特别好,在当地挺有名气。我看了觉得质量一般,如果老师说你将来可以走这条路,那可能就耽误了孩子的前途,我想表达的是这种务实。
文 岚:但是,这种天赋即使不能让他成为职业画家,也可以滋养他的生命。一个人有天赋又被鼓励,人生就会发出一份光彩,我认为这很美好。
赵允芳: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有各种可能性,只不过能做出多大成就是另外一回事。
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孩子发现并成为真正的自己,不是要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而是做一个幸福的人。而现在的教育主要还是如何成功,而忽略了成人。孩子的成长伴随着一连串的小问题,如果不发现不解决,就会累积起来。我儿子小时候有一天书包里装了20多块橡皮,他说同桌非要用一把旧尺子换他20块橡皮,他心里很郁闷。这种可能升级为霸凌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只给他铅笔盒里放了一块橡皮,让他把这块橡皮作为礼物送给同桌,但是不能用20块橡皮换一把尺子。
还有一次他看到一名男同学给女同学写纸条说“我爱你”,问我是什么意思。这很难回答,我想了半天突然问他:“那个女生是不是班干部?”儿子说:“你怎么知道?她是大队委、三好生。”我跟他说:“爱情是大人用的词,你同学的意思应该是我很佩服你,想成为你那样的人。”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越过一道道坎,像变形金刚一样,从一个小朋友慢慢变得更有力量、更自信、更有能力的人。
文 岚:这些其实很重要,但往往被忽略了,因为焦虑的家长们眼睛里只有作业了。为什么鼓励生二胎大家却不愿生,就是抚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太多,焦虑更是如影随形。中国家长往往焦虑得无法面对问题,要不就用情感勒索的方式,比如我为了你牺牲了多少,或者就是一言堂,总之是很难正面交流。国外有一种抱枕讨论法,开家庭会议时谁抱着抱枕谁发言,时间到了就换人。国外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这就可以避免压制和剥夺说话权利的情况。这些技巧性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祁 智:我一直以为,在教育上家庭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我们喜欢看书,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喜欢看书。家庭首先要讲亲情,但在某个层面,家庭也像合伙开公司。大人至少控股51%,孩子顶多持股49%,遇到问题怎么办?交流谈判。中国的家庭比较缺乏谈判的氛围,三句话一讲就翻脸,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宁可上微信和远方的人说话。我跟孩子讲道理很实际,如果战争年代,那你应该保家卫国;在和平年代,读好书义不容辞,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尽可能发展业余爱好。读书真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如果有可能,为什么不让孩子去争取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去闯荡更广阔的世界,让人生更精彩呢?
“丧偶式”教育不可取
人文周刊: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现在“妈宝”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庭里教育成了妈妈的事,能否谈谈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问题?
祁 智:现在妈妈普遍在家里“分管”教育,有种开玩笑的说法叫“丧偶式”教育,意思是在孩子的教育中爸爸缺位了,像是不存在一样。有人进一步调侃,光是缺位就算了,他还“诈尸”,突然间跳出来,对老婆、孩子指手画脚一番,甚至发顿火。
父亲缺位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男主外、女主内,妈妈天生就比爸爸更关注孩子。另一方面父母需要有分工,如果两个人都扑在孩子身上,那两个人的事业发展都受影响。第三方面的原因是,如果两个人都管,意见又不一致,矛盾会更多更复杂,这也是客观现实。
赵允芳:我认为教育绝不只是妈妈的事。前些年姜文做了件事,他一个人把儿子带到新疆,吃饭、收拾屋子各种事全是父子两人解决,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男性气质。母亲更多地教给孩子温柔、给孩子温暖、教孩子情怀,父亲则为孩子的性格中注入果断、勇气和爆发力。教育需要刚柔并济。
文 岚:我认为,一个家庭恰恰需要不同的观点,才能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从心理学角度,当爸爸缺席的时候,孩子会自动补位去关心妈妈,这对孩子是一种负担。同时幼儿会向个体投射自己的爱与恨,因为妈妈带得多,所以常见的方式是爱妈妈而“恨”爸爸,这是一种很天真很幼稚的心理,但它是平衡的。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妈妈要接住孩子的爱,而爸爸要hold住孩子的攻击性。
在我的心理节目中,有一位心理老师写了一段话特别精彩。他说:父亲们在孩子的童年不退场,熬过生活的艰辛,熬过孩子对你的亲近和依恋,熬过他们对你的理想化,熬过他们的愤怒,熬过他们的失望,熬过他们一会儿把你视为神、一会儿视为虫的戏剧性起伏,最终你在他们心中成为一个普通的但却深爱着他们的老男人。你还站在那里,爸爸就是不退场的那个坚定的存在。
人文周刊:最后想请三位谈谈如何化解家长式焦虑。
赵允芳:孩子小升初时我一度非常焦虑,有一天中午我莫名其妙非常担心,冲到孩子学校门口,看到他在楼上和同学们玩,才放松下来。我明白这样不行,时刻关注是一种扭曲,孩子总要长大,他要做自己。所以,从那以后我每天抽两个小时读书、写作,让这段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放下孩子。这个方法对我很有效。
祁 智:焦虑是种必然,也很正常。可怕的不是焦虑,而是不交流。孩子成长需要花力气,需要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花力气,永远不要相信孩子可以轻轻松松地成长,负责的父母不可能不焦虑,接纳它吧,因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文 岚:当焦虑来的时候,不要压制它或试图消灭它,那会让它反弹得更厉害。当焦虑来临时先稳住自己,再看看焦虑后面写着什么,那往往是我们深处的心声,然后学习和焦虑和平共处。
本报记者 王宏伟
万程鹏 林惠虹/摄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