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阜宁:灾后安置点走访全覆盖

时间:2017-06-07

党员干部大走访 “两聚一高”大落实

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 黛瓦白墙的二层小楼,新房门前悬挂着五星红旗,厨房、卧室、卫生间、车库,一应俱全。走进阜宁县新沟镇的灾后重建南湾安置点,村民王本刚领着记者参观新家。老王喜上眉梢:“去年风灾毁掉家园,没想到一年后我们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新房!”更没想到的是,拿了新房后,县委书记顾云岭先后两次来他家走访,“看看我们对新房满不满意,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装修资金有没有困难?”

让受灾群众尽快搬进新家园,阜宁将大走访与“623”灾后重建安置点质量回访相结合,针对安置点交付后的建设质量服务保障,阜宁县借助抢险救灾中形成的“一村一领导、一户一党员、一伤一医护”工作机制,主动征集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让每户受灾群众安心装修、满意入住。目前阜宁县灾后重建的16个安置点中,15个安置点均已摇号分房,剩下的由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援建的孔荡安置点,正进入最后的装潢扫尾阶段,受灾群众6月17日可拎包入住。

6月4日一大早,板湖镇戚桥邵湛安置点人来人往,电锯声、切割机声此起彼伏。抓紧装修新房的受灾群众挥汗如雨,笑声朗朗。由县开发局、住建局和板湖镇的35名党员干部组成的联合走访组来到安置点,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家庭基本情况、装潢入住情况、是否收到“质量服务联系卡”……所有信息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据悉,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阜宁县党员干部共计走访受灾群众9752余户11260人次,做到安置点群众走访全覆盖,质量回访百分百,共收集各类诉求问题543件,梳理共性意见建议12条。

“摇号交房并不意味着受灾群众的灾后安置工作已经结束。走下去,更要把问题带上来。要通过大走访与安置点质量回访,继续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主动到户查找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让群众心平气顺装修,欢欢喜喜入住。”顾云岭说。

为了在第一时间内收集、汇总受灾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县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整合全县各镇(区)、街道和县直部门资源,在“文明阜宁”微信公众号上开设阜宁大走访微网站,利用“大走访记录”“大走访进展”窗口建立线下信息收集、线上诉求分拣、线下问题交办的信息快速处理平台。“走访党员干部只需拿起手机,点开走访团的链接,就可及时看到群众诉求。”阜宁县委办副主任、督查室主任陈树根说,后方平台全天候接受前方反映的问题,大大缩短了问题在路上“跑”的时间。

对线上收集的问题,县大走访活动综合协调办公室每天查阅、浏览,随后归类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对涉及镇(区)、街道和各部门的个性问题,明确责任、时限和措施,转交相关单位限时办结;对比较复杂、涉及多部门的或者面上共性问题,统一由大走访办整理,提交县灾后重建指挥部研究解决。

居住在陈良镇陈良居委会安置点的周尧胜老人81岁,去年“623”风灾中,老人房屋受损严重,县里组织人员帮助老人重建家园,捐助装潢资金。周老平时喜欢看电视,但家中接收信号经常断。走访人员将情况录入平台,大走访办随即转给阜宁有线公司。很快,周老心愿达成:“现在不但有电视看,政府还减免了我的收视费,看电视不花钱。”

走访中,部分受灾群众反映新房进门时常打不开,有时锁芯会损坏。县灾后重建指挥部调查发现,这种新式防盗门符合国家标准,打不开并非质量问题,而是群众不会使用。指挥部随即与建设单位联系,安排技术人员对灾区所有门窗进行细致排查,发现已损坏的及时更换。同时,用浅显易懂的群众语言编印防盗门使用要点说明书5000册,让群众看得懂、会使用。

盯住问题不放松,确保走访取得成效,阜宁建立问题处理情况追查制度,群众反映的每条诉求都在微网站“大走访进展”栏目中标注处理结果,接受群众查询和社会监督,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而在各个安置点,每天都有县镇机关党员干部巡访,巡查维修服务态度、群众对质量问题处理的意见。据了解,“大走访与安置点质量回访”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帮助解决问题375余件次,对安置点房屋质量问题整改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本报通讯员 邱俊荣 杨先锋

本报记者 卞小燕

  • 上一篇:让“客服”给信用卡提额,一万七没了
  • 下一篇:离婚案开庭当天丈夫当街砍杀妻子 事发江宁禄口妻子当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