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王武德南京河西的家里,餐桌是放在客厅落地窗旁边的,窗外就是小区的中心广场和水景池。白天他和老伴吃饭时,抬眼就能看到一片开阔的美景:春天草长莺飞,秋天银杏金黄;早上物业的保洁员在清扫小路,傍晚孩子们在池边嬉戏……
12月7日,七旬老人王武德在他家“景观餐桌”旁接受记者采访。说到改革开放40年来自家住房的改变,老人眉开眼笑,他说:“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住得太差了,现在住得太舒服了。”
“1978年那会儿,您住的是什么房子?”记者问道。
老人凝神一想,笑道:“那时候,住的是医院分的‘鸽子窝’——两间平房。”
什么叫“鸽子窝”?它本意是指一种砌墙方法,砖与砖不是紧密相连,而是留下一个长方形的空间,大小几乎可以放下一只鸽子。用这种方式砌墙,可节省很多砖头,是个省钱省料的做法,当然,这样砌起来的墙,质量可就没那么好了。老人说的“鸽子窝”平房,就是用这种砌法盖起来的,而且,一排平房住着许多人家,挤挤挨挨,确实也像鸽子窝一般。
王武德回忆说:“我老家在苏北,从小是住草房长大的,泥巴墙,茅草顶,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1978年,我爱人工作单位镇医院给我们分了两间小平房,已经算是条件改善了。我们大人住一间,3个小孩住一间。那时的房子质量不行,瓦下边铺的是草,一下雨,屋顶就往下掉虫子。梅雨季节,家里地上很潮湿,墙也能湿掉半截,而且墙体薄,冬天屋里跟外面差不多一样冷……”
两间小平房,全家一住就是9年。那时候,人们盖房特别不容易,木头、水泥等建房材料都靠计划供应,要批条子才能买到,盖房期间要供砖瓦匠、木匠们吃饭,粮票也不够,要跟亲戚朋友们借了再慢慢还。所以,王武德家一直到1987年才动手盖房。
“到1987年,木材砖瓦都容易买到了,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我盖了个带院子的两层小楼,一共花3万元。”王武德说,这是他人生的一项大工程,有了这座小楼,家里住房条件才真正改观,3个孩子各自有了自己房间,不用再挤住在一起,也不用再跑到外边去上公共厕所了……
这小楼,王武德一直住到2007年自己退休。在南京工作的儿女邀请父母到省城来生活,但王武德实在舍不得把自己“燕子衔泥”般盖起来的小楼卖掉,思来想去,干脆把房子送给了自家侄子。这样,想回去的时候,还可随时回老家住住。
故乡老房子还在,转眼间,王武德和老伴已在南京生活11年。现在,他们安居在一套装修漂亮的两居室里。
“这房子是钢混结构的,抗震保暖性能都好,还有物业服务,我们自己盖的砖瓦房无法与它相比。” 老人带记者参观他的家,话语中有满满的幸福感。这房子南北通透,视野开阔,小区环境好,周边菜场、超市、医院一应俱全,生活很便利。特别棒的一点是楼房带电梯,上下楼方便,适合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居住。
从乡镇到城市,从单位分房到自建住房、再到买商品房,王武德老人这40年的住房变迁,是我省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迅速改变和普遍升级的一个缩影。
如今,就算是在偏远农村,“鸽子窝”的墙体和“掉虫子”的房顶也都很难见到了。“江苏建造”的品牌响当当,大江南北,耸立起无数的新建住宅小区,品质上乘,配套齐全。作为全国的建筑强省,有一大批项目获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今年江苏十大民生实事中,第六条就事关安居,提出要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开展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建成10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改房21.5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万户。
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乐居,越来越多的江苏人正在拥抱美好生活,享受美丽家园。 记者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