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农业保险,实打实的惠民政策——来自扬州市农业保险一线的调查

时间:2018-12-10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受雪灾影响,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到场查勘定损,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快速赔付,农户送锦旗答谢。

农业保险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保障。扬州市从2007年试点开展农业保险,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种植业保额全省最高;开发7个政策性险种,并开出多个“全国第一单”;种植业精准核灾工作机制为全省首创。近两年来,通过积极解放思想,调整工作思路,扬州市农业保险惠农效应进一步彰显,切实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在,让我们走向田间地头,听听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说的心里话——

赔付水平高了,农民种田更有底了

49岁的王胜是宝应县曹甸镇曹南村农民,他从1996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拥有400亩大棚,除了种西瓜以外,还套种毛豆、鸡毛菜、萝卜、辣椒等蔬菜。近3年,亩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设施农业投入高,就怕遭遇自然灾害。”老王说,2009年农业保险刚推出蔬菜大棚险种时,他是全县第一个参保的,保费每亩750元,“不过各级财政补贴70%,我个人只要出30%就行了。”参保以来的这么多年中,有一两年风调雨顺,没有遭灾,收入很好。不过多数年份遭遇了或大或小的自然灾害,比如今年就遭了三次灾:1月4日和1月25日两场大雪,积雪压垮了大棚,里面的蔬菜全冻死了;8月17日刮台风,棚子被刮掉,里面全是积水,太阳一晒,蔬菜全晒死了。“幸亏有农业保险,雪灾的损失,人保公司赔了17万多元,台风带来的损失,也赔了9万多元。”老王说,他是不希望发生理赔的,可是天灾无情,投保后心里踏实很多。现在保险公司理赔速度很快,恢复生产的资金能很快到位,他当然要参加农业保险了!

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双桥村丁祖中种了1250亩粮食,除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外,他又参加水稻收获期降水指数保险,还投了农耕乐保险和补充保额保险,也就是说,老丁的水稻总共投保了4种险。

为什么要投4种险呢?老丁说,由于种粮面积较多,平时要雇四五个劳务人员,收获期间要雇20多人,他一直担心雇工出现安全事故或其他情况。人保公司推出的农耕乐保险能解决这个后顾之忧,保费每亩10元,不管雇工有没有变化,只要是他雇请的,出现险情后都能获赔,根据伤残情况,最高理赔额达20万元。为什么要投保补充保额保险呢?老丁说,在江都水稻最高保额只有700元,而种粮大户的耕地都是流转过来的,每年每亩流转费就要七八百元,参加补充保额保险后,得到的理赔款更多了,种田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政策性保险的保费个人只要交每亩8.4元,加上其它3项保险,总共每亩花费43.4元,相当于30多斤稻子的价格,不算多。”丁祖中说,花点小钱投保,就不怕遇到大的风险。

“必须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理赔工作的第一要务。”扬州市委副秘书长、农工办主任李春国在全市小麦理赔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农业保险工作初期,扬州市采取“广覆盖、提保额”的做法,保费规模以年均超25%的增速快速增长,但农民受益不多。去年以来,市委农工办转变工作导向,将赔付率作为衡量农业保险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放宽理赔政策,按照“就高不就低、有利于农民”的理赔原则,适度放宽理赔门槛,提高理赔标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近两年,全市赔付率超100%的赔案共3147笔,理赔金额超50万元的赔案17笔,让农民更加感受到农业保险这项惠农政策的温暖。

险种丰富多了,农民选择面更宽了

45岁的张小冬是高邮市三垛镇生猪养殖大户,他1999年就开始养猪,目前年出栏生猪达十来万头。去年,扬州市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他马上就参加了。

张小冬说,去年12月保险公司推出这个新的险种时,生猪价格还处在高位,每出栏一头猪,可以赚到三四百元,但经历过多次“猪周期”的张小冬还是投保了5000头生猪,没想到今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直线下跌,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他的养殖场总计亏损300多万元,“幸亏参加了农业保险,获得理赔76万多元”。这一赔付,不仅是扬州市该险种赔付的第一单,也是全省该险种赔付金额最多的一单。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以猪粮比1:5.8为界线,猪粮比低于5.8时,保险公司就启动理赔程序。每头生猪保费50元,扬州市和县(市)财政各补贴30%的保费,养殖户自缴40%。说到在生猪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就投保的原因,张小冬说,首先,这一险种的政府补贴力度很大,是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其次,生猪市场一直在波动,政府推出这一险种,是为养殖户的利益在考虑,不出险当然是最好的,出了险能够有效化解,那么,为什么不参加呢?他说,农业生产要有风险意识,而参加保险是减少风险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

水产养殖是农业领域的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为了保障养殖户的利益,扬州市大力推广池塘淡水鱼保险,受到农民的欢迎。人保财险扬州分公司介绍,2016年推出这一新险种时,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去年开始有养殖户主动参保了。“农民从农业保险中尝到了甜头。”宝应西安丰镇有个养殖大户,养了1800多亩草鱼,今年三四月时塘里开始出现死鱼现象,五六月时情况更严重,人保公司工作人员几乎天天在塘口查勘,及时赔付50多万元。

近年来,扬州市聚焦地方特色险种,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将基层有呼声、群众有意愿、保险有保源的特色险种作为条款开发重点,先后针对扬州鹅、宝应荷藕、高邮鸭、高邮罗氏沼虾、江都花木等特色产业开发对应险种条款。今年以来,扬州新开发果树种植保险、水稻收获期降水指数保险并开出了全省第一单。

核灾方式变了,农民话语权更多了

“现在的查勘都是村里干部带队,每块田都跑到,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扬州市委农工办开展理赔督查过程中,有农户这样说。2016年以前,种植业核灾主要采用抽样测产的方法,准确度不高,存在以平均数代表大多数、自由裁量权大等问题。去年,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主要种植业三级核灾定损组织网络,共成立县级查勘定损小组10个,镇级核灾小组77个,村级核灾小组1100个,实现全市全覆盖,明确了“查勘到田、定损到户”原则,通过村组核查、镇级复核、县级抽查三轮核灾,有效防范暗箱操作。

“小麦、水稻有灾了,都是村里核灾小组一起跑。我们村里核灾小组还有3个村民代表,都是大家公认的比较有威望的老党员,这样大家都觉得公平。”高邮市高新区村协保员张正宏说。吸收村民代表进入核灾队伍,正是扬州市委农工办的核灾新要求,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户的话语权,提高核灾工作的公信度。目前,这项工作要求已在扬州各地得到落实。今年的小麦核灾工作,共有3000余名村民代表参与其中,有效把控查勘定损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提升了核灾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张兆龙是高邮市种粮大户,在高邮开发区流转2200多亩地种粮。他说,现在保险公司去查勘,都会认真听听他的一些意见,觉得合理的,都会吸收进查勘报告里,这让他觉得投保很安心。去年,他听说扬州推出了大灾保险,就毫不犹豫参加了,花了3万多元给2200多亩小麦投了保。现在参加的大灾保险,每亩小麦保费40元,保额1000元,保费财政补贴了大部分,个人只出12元;水稻保费44元,保额1100元,个人只要出13.2元,“赔付水平更高了,当然要投保了”。

“参保数字最能说明好政策得到了农民拥护。”宝应县委农工办介绍,由于主要种植业核灾方式更加精准,参保农户的话语权更多,去年推出主要种植业大灾保险时,全县800多名种粮大户、15万亩水稻参了保,今年小麦参保面积达19万多亩,水稻达20多万亩,实现“应保尽保”。

转变思路、提高赔付、创新机制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农业保险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在农业保险领域体现得更直接,精准落实这些惠民政策,就是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意义深远。 朱新法

  • 上一篇:上联国外先进技术 下沉国内优质资源 徐州积极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
  • 下一篇:12·13,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