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一位“草根”史学家35年专注研究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等历史

时间:2018-12-12

2017年11月,张定胜在紫金山深处寻访南京保卫战遗迹。 本报通讯员 许特达供图

12月的南京,寒风和冷雨不时袭来,紫金山的林木深处已鲜有人迹。

这样的冬日,却是张定胜和“战友”们的“最佳寻访季”,因为此时衰草枯黄、落叶凋零、蚊虫绝迹。在他的日程表里,这个12月,他们将完成紫金山一带南京保卫战遗迹的寻访。

49岁的张定胜是南京一名普通的书法教师,坚持抗战遗迹的寻访研究已有35载。他说:“中国人不会屈服!英烈们的舍生忘死,就像那个黑暗年代里的一缕微光,穿越时空,照亮我前行的路。”

“我不相信,中国人会任人宰割”

张定胜14岁那年就迷上了对历史真相的探寻。

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订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将“侵略中国”的记述改为“进入”,这一“教科书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怒火。1983年,《南京报》上一幅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照片,让年仅14岁的张定胜震惊不已,“日军拎着一颗中国人的人头,得意洋洋的样子把我惊呆了。”

杀戮就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张定胜拿着报纸跑去问时年76岁的爷爷张安定,老人老泪纵横,“日本鬼子坏啊,攻陷南京后大肆屠杀。1937年12月,我跑回老家江浦,村口塘边都是被害村民的尸体。我辛辛苦苦挣下的两个棚场,也被他们烧得一干二净……”

平素沉默寡言的爷爷,抹着眼泪讲述的一切,揭开了张定胜探寻历史真相的序幕。

他去看了当时仅有16张照片的侵华日军侵略南京图片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5年建成,开馆前他就悄悄进去看过多次;课余时间,他走邻访里,反复询问这些老南京当时的经历;1986年5月的一天,他骑车到汤山阳山碑材附近,路边一名抽旱烟的白胡子老农告诉他:“当时田边上都是中国军人的尸体,我也是当时的士兵。”多年以后,早已熟悉这段历史的张定胜终于明白,这位带着广东口音的老人,正是当年参加南京保卫战的粤军士兵。

他看到一幅川军士兵被俘被杀的历史照片,心里既矛盾又难受。邻居老人告诉他:“中国军人打得很厉害,飞机在空中激战日机,城墙上的枪炮声都没歇过。”198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抗战将领回忆录,其中有一本《南京保卫战》,第十五中学学生张定胜买不起,一放学他就跑到新华书店去看,字字句句铭刻于心。

“我不相信,中国人会任人宰割。”张定胜下定决心,一定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还原这段历史。

“我不怕苦,这份事业给我温暖”

张定胜没有专职从事历史学研究,成年后,他先后在十四所等单位工作,后来开办了一间书法培训学校。其实,从14岁起,探寻抗战史就成了他的事业。

35年,张定胜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抗战遗迹的寻访工作。他专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历史,寻找历史长河中的细节。除了口述史寻访、现场寻访、历史资料收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走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里成了他的“常驻地”,也因此结交了一批酷爱历史的“同行”。

他找到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指挥官唐生智的卫兵华宣恩,这个在加拿大办厂生产金门高粱酒的老人,晚年定居宁波老家。老人跟张定胜讲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回归平静的老人说:“作为一个亲历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没有投降,几十万日军包围我们七八万人,我们都没有投降……”2015年,老人离世,张定胜哀痛之余也有欣慰,“我记录下了他的口述史,这段记忆,没有被湮灭。”

安徽、湖南、江西、浙江……南京之外,张定胜寻遍了众多跟这段历史息息相关的人。在南京主城及周边地区,他的足迹踏遍了260多处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从去年底到今年春天,他和几个“战友”18次走进紫金山深处,对着地图、资料寻访早已荒草凄凄的战壕碉堡。这个月,他们将完成紫金山一带50多处南京保卫战遗迹旧址的寻访研究,考察报告包括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还有现场勘查图文实录等。

人迹罕至的紫金山深处,夏日的烈阳酷暑、冬日的刺骨寒风挡不住他们的脚步。他们在紫金山主峰下海拔371米的高地上找到了一圈战壕,比对历史资料,发现这是当时教导总队激战日军的一处战场。“我们在战壕的泥土中发现一具遗骸,两颗子弹分别打穿了腿骨和头骨,身下有眼镜、纽扣等物件,还有一个教导总队的搪瓷碗。”记录下现场所见后,几人鞠躬默哀,默默掩埋了战士的遗骸,随后报相关部门备案……

“中国军人在困难败退之际,依然保有坚韧的抗争精神,明知失败的顽强抵抗让他们舍生忘死。”对自己的付出,张定胜无怨无悔,他说,“我不怕苦,我从这些先烈的身上,感受到了那惨痛岁月中的一丝微光和温暖,而这,足以支撑我继续前进。”

“我不自大,愿做微小‘毛细血管’”

35年间,张定胜撰写了60多篇寻访研究文章,绘制了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寻访地图。他拥有几乎所有涉及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资料,他的“同行”朋友遍及祖国各地包括海峡对岸,他的“战友”有社区工作者、摄影师,更有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

上月初,曾找到834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的南京炮兵学院退休教授费仲兴走进张定胜的队伍,和他们一起现场勘查了紫金山170高地,找到了两处在历史军图中都没有标注的碉堡。74岁的费老对张定胜说:“这小小的‘田野调查’结果意义重大,我要把这一最新发现写进新书中。”

身为非科班出身的“草根”史学家,张定胜和历史学专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还记得,有一次张定胜上门拜访他,探讨几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两人一番分析后认为,这是汉中门大屠杀的照片,而非江边。经盛鸿还跟着张定胜寻访了中山门南侧的一处日军突破口,他说:“张定胜找到的这处遗迹,是日军侵占南京的铁证之一。”

2013年,玄武门城门左侧因拆迁棚屋露出了城墙,张定胜蓦然想起,东史郎来宁时曾说过日军当年在此屠杀过南京人。他实地探访,发现了城墙上密集的弹孔,高度与站立的人头持平,覆盖范围大约可站200多人;2015年,他走访南京老城南,在老建筑和街巷内发现了多处弹孔等遗迹,证实了此前南京保卫战期间城南发生巷战的猜测……

因为城南巷战这一寻访研究,张定胜和江苏省社科院原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屠杀史专家孙宅巍结下了不解之缘。孙宅巍从最初的不相信城南巷战,到最后在著作中多次提及巷战,他对张定胜的称呼也变为了“定胜吾弟”。如今,年近八旬的老人还经常骑着自行车来找张定胜,一起探讨寻研成果。

“这些专家教授,是研究这段历史的‘主动脉’,而我甘愿做一根细微的‘毛细血管’,用自己的勤奋和坚持,助力他们还原并印刻下历史的真相,以悼同胞、以慰先烈、以醒后人。”张定胜说。本报记者 于洁尘

  • 上一篇:禄口机场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试运行 高铁站值机托运 旅客空手赶飞机
  • 下一篇:明日国家公祭,全城“默哀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