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9日讯 6月5日,江苏晶玻光学科技公司的严爱径部长接到新任务——寻找机器人。专为三星、小米等手机制造商生产触摸屏,“晶玻”在订单不断的喜悦中,盼着 “早日用上可以24小时干活的机器人”。
“晶玻”所在的苏北地区,正处在产业转型换挡的关键期,对工业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需求迫切。但是,机器换人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化、高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机器换人,产业升级“风口”
将16片厚度不足1毫米的玻璃,依次从模具中取出放到传送带上,一个工人要花近10分钟才能完成。“这个活没太大技术含量,但干起来太枯燥,每月工资开到4500元,也没人愿意干。”严爱径算了一笔账,用工150人每月工资开销67.5万元,如果改用机器人,操作效率提升至少一半,粗略估算,购买80台设备花费640万元,一次性投入,大概一年就能把钱“省”回来。
“工业机器人需求巨大,这个产业迎来风口。” 上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镇长团团长赵广志牵头组织“江苏首届工业机器人产需对接会”,15家机器人暨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和45家工业、商贸企业进行对接。根据会后反馈,徐州和润起重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徐州中欧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10年年增长将达25%以上,今年市场销量预计达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在机器人大省江苏,应用企业超过450家,位居全国前列;相关研制企业超过50家,产业规模达800亿元。“转型升级离不开机器换人,这是产业发展趋势。”世界机器人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王杰高说,如今市场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需要机械化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操作机器人,普通工难胜任
今年元旦起,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每月都为合作客户组织3天的技能培训,每次规模约30人。公司市场负责人赵鲁直言,机器换了人,还要靠专业的人操作,不然买回去也玩不转。一些企业投入上百甚至上千万元,改造自动化生产线,但往往很多人都不会操作,不少设备最终没有派上用场。“ 哪怕是最简单的上机操作,学起来最短要一两周,长的要几个月。普通产业工人一般难以胜任,最起码要高中文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底子。”赵鲁说。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井喷式发展,相关的技能人才远跟不上需求。机器人技术升级换代快,还涉及后期维护等问题,这也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说,日本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达40%,德国则高达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
目前,我省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大型构件自动化焊接、汽车生产自动化装配线、全程自动化饮料包装、数字化仓储物流等领域,亟需专业人才服务生产一线。“机器换人,带来新的‘用工荒’。”赵广志认为,除了工人年龄结构偏重,高技能人才缺少的矛盾更加明显。特别在苏北地区,和苏南、苏中相比,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备优势,“外面的不愿来,本地人又外出”。同时,不少企业不愿掏钱培养普通员工,宁愿高薪另聘,但又缺乏激励机制。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促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和资本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新思路。”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副处长刘培说。
机器换下人,人往何处去
“8台机器人可实现3班次连续焊接作业,过去每个班次要16名焊工,现在只要配备1名系统控制员。”在徐工集团挖掘机事业部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宋之克介绍智能化带来的改变。与人工焊接相比,完成相同焊接量,机器人的焊接产能提升约50%,焊接缺陷下降约九成。
这样机器换人的场景,正在各地上演。新沂市卧牛山防水材料公司是江苏“两化融合”试点单位,他们打造智能车间,从过去的40余名工人缩至一半。在宿迁,当地对近300家重点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机器替换的一线员工普遍在10%以上。
机器人换下来的工人,究竟该往哪里去呢?“机器换人后会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现象,应该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来适应这种改革,让人去做更高级的劳动。企业应该拿出更多的力量去培养员工。” 徐州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汤辉说,机器换人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换人力,实质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扶持政策的研究,同时积极组织机器人企业与需求企业对接,让机器人更好地“换”出新动能、新发展。
本报记者 郑焱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