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孩子们拿着倒着的福字。
中国江苏网讯 “为什么过年要穿新衣服?”“什锦菜每一种配菜各有什么寓意?”“福字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1月23日,南京市委宣传部与南京市教育局在北京东路小学联合举办“薪火相传——我爱中国年”主题班会,这也是南京市中小学校“薪火相传——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篇,来自全市的教师代表共同见证了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年”班会。
据北京东路小学老师聂黎萍介绍,本次班会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了一家三代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和喜悦:早上起来要穿上新衣服,中国红象征红红火火,同时也意味着万象更新的仪式感;“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跟着爸爸学写春联,既是源自“年”怕红的传说,也是吉祥、热闹的祝福;“福”字在入户门上要正着贴,在室内则要倒着贴;什锦菜中的每一样配菜都有独特的寓意:芹菜谐音勤快、荠菜等于聚财、豆芽意为如意、竹笋代表年年高……
“在准备这个班会的过程中,我作为老师也收获很多,因为不少传统的习俗正逐渐被淡忘。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在唱唱跳跳中感受独一份的年味儿,是很有必要的。”聂黎萍老师告诉记者,通过中国年班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节日已经走向世界、走向潮流,“让他们意识到,传统的才是经典的,从而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当天的情景剧中,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年夜饭请长者先动筷。二(3)班的徐润姿说,以前家里过年的时候没有特别强调过这个,“今年过年,我除了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写春联,还要请爷爷奶奶先动筷子”。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代代相传,也需要与时俱进,未来全市所有中小学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展开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过好“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带着孩子们去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重阳节弘扬尊老爱老,端午节组织划龙舟、纪念屈原,通过一系列传统习俗的浸染,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增强认同感”。
见习记者 周敏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