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他能背4000首诗词,却因紧张意外失利;再度登上央视擂台,便以145分的好成绩笑傲《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战场,他是王纪波,来自安徽淮南,是个酷爱古典诗词的85后。这次,他为仪凤门撰写的春联,“向卢龙借雄奇,大美不言,六代文华门焕绮;随国运而开阖,太平有象,九天春色凤来仪”,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满腹经纶”。
虽然不在南京出生长大,王纪波对于六朝古都却有很深的情结,“众所周知,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创作出传世作品,我前几年来过南京,每每走过一条街巷、一个角落,都会联想,这里很多年前或许发生过一段传奇往事。”在王纪波看来,南京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到此找过工作,当时还写过一首诗叫《三下南京》。
“小时候就爱写毛笔字,写得还不错,全村都来找我写。”背诗、习字的爱好由来已久,彼时,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王纪波就凑合着看盗版书,还会把其中的错别字标注出来,直到参加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这两件最爱做的事情,“春联是上大学后开始系统学习的,白天比较忙,我就晚上写,像仪凤门的春联花了好几个晚上,后来还请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忙提意见。”
说起仪凤门春联的创作过程,王纪波很坦率地表示,虽多次到访南京,但对于这座城门并不熟悉,“前期查了很多资料,想要写出个性,就必须对它的前世今生、周边元素做到心中有数。”这副春联共34字,当中运用的典故多到令人咋舌,“大美不言出自《庄子知北游》、焕绮语自刘勰的《文心雕龙》,凤来仪则跟《红楼梦》有关……”王纪波如数家珍,他强调说,春联中大量用典倒不是为了炫技,“仪凤门曾经长期封闭过,随着国运昌盛后再次回归大众视野,我想体现它的雄奇伟岸,更想彰显背后深藏的文化底蕴。”
“前几天吃饭时看《新闻联播》,还在为江苏的城门挂春联点赞呢!”王纪波说,自己参加过不少地方的城门征联,当属南京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将之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这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旋律不谋而合。”
见习记者 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