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字改音要兼顾变革与传承

时间:2019-02-20

社会话题

中国江苏网讯 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荨(qián)麻疹变成了荨(xún)麻疹,近日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热文告知读者,部分汉字因误读者众多,字典上已把错误读音改为标准读音。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一夜之间变“学渣”。

深究源头,该文是拿旧新闻“炒冷饭”,但“冷饭”每次都能得到“热炒”,也足以说明此事牵动人心。

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字的发音出现变化,这很正常。语言的特点是广泛使用,考虑大众对特定字音的认知和接受,根据约定俗成做出改变,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也没错。然而,绝不能因为读错某字的人多,就一定要变错为对。语言要讲究传承性和稳定性,若因为“误读甚广”就把错误的读音“扶正”,让读惯了正确音的人情何以堪?

拿古诗词来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字音这么一改,不符合韵脚,古诗也就少了韵味。词可达意,音亦传美。古诗词的美,不仅在于其意境,也包含吟读时产生的铿锵语感。倘若改字音时只顾今天的“正确率”,很可能削弱人们鉴赏古诗的能力,甚至造成文化割裂。至少在改字音这件事上,放过古诗如何?不再追求“统读”如何?允许某个字在古诗中“又音”如何?

字音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每次变化通常伴随着某些信息的改变,不少字音的修订,是一个减少文字信息含量的过程。例如“说”字,念(shuì)的时候,本身就有着“劝,使信服”的含义,改了字音,这些语义也会慢慢丢失。今天的人们,拥有信息科技的帮助,处理文字的能力远比古人高超,一字多音多义不再是交流沟通的障碍。什么字音能改,什么字音不能改,专家不妨从语言学的角度发挥引导作用,对那些改过之后会造成“文化流失”的字予以保护。

再者,审音修改,关键要让大众信服,应通过大规模大范围的合理论证,得出“广为误读”的结论。互联网时代,做读音调查应非难事,设计细致方案,考证字音实际运用情况,兼顾调查基数与多样性,合理研判拟修改的读音。审慎对待改读音这件事,不妨只对“非改不可”的字下手。

  • 上一篇:每天两次刷牙, 你刷对了没
  • 下一篇:太阳一“偷懒”, 流感病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