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全国诗歌界的50余名专家齐聚南京

时间:2017-06-16

日前,来自全国诗歌界的50余名专家、学者、诗人及《诗歌月刊》、《雨花》、《中华文学》等杂志主编齐聚江宁横溪街道石塘人家,参加“横溪杯”首届中国当代诗歌创新与发展论坛。

此次论坛能够顺利举行,并邀请到众多“大拿”参加,还得从农民诗人土牛和他的南京乡间诗社说起。

30年创作近2000首乡土诗歌

土牛原名毛文轩,江宁区人,1987年开始创作诗歌,其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诗刊》、《山花》、《文学报》等全国数百家刊物发表,先后在国家级、省、市、区征文中获奖45次,著有诗集《流逝的情感》、《触摸乡村的心跳》、《聆听乡村的心音》等。因为作品主题集中在农村、农民及脚下的土地,他也被誉为“牛背上的诗人”。

土牛创作的近2000首作品中,相当一部分热情讴歌祖国,在《祖国在我生命之上》作品中,他这样写道:爱国就是牢握手中的犁梢/爱国就是重复春秋的农事/爱国就是为祖国多产粮食/我的祖国,我是农民,活在祖国的大地上/我的祖国,我是农民,祖国在我生命之上。

成立江苏首个乡间诗社

在诗歌界小有名气后,土牛2008年在家中创办了一个诗歌沙龙,随着诗友队伍不断壮大,地方已不能满足活动需要。为此,他又冒出创办乡间诗社的想法。通过和家人沟通,他咬牙投资28万元,将老家禄口街道陆岗社区毛家村500多平方米的祖宅改造成江苏首家“乡间诗社”。

“诗歌之路是一条艰辛之路,更是一条幸福之路。”在昨天的论坛上,土牛如此形容自己的诗歌之路,而运营乡间诗社,首先面临的艰难就是资金问题。土牛举例说,改造南京乡间诗社需要投入28万元,这几乎是自己全家不吃不喝3年的总收入。建设过程中,土牛和妻子为节省开支,先后两晚到新搬迁小区去,在建筑垃圾中寻找被淘汰扔掉但没有损坏的马桶。

幸运的是,土牛诗歌俱乐部的建设和成立,得到了市区文联、作协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也给予一定资金倾斜和扶持。去年5月31日,土牛诗歌俱乐部正式挂牌,同时还挂上人民艺术家杂志创作基地(中国文联主管)、中国诗歌网江苏频道创研基地(中国作协主管)、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活动基地、江宁区文联诗歌创研基地等牌子。

诗歌的力量是感染和鼓舞人

统计显示,俱乐部成立1年来,举办或联办诗歌座谈会、朗诵会、交流会及采风活动等30场次,成为周边120多名诗友的共同聚集地,并极大地丰富了诗人们的艺术生活。正因为土牛诗歌俱乐部引发的乡土诗歌现象,才有了首届中国当代诗歌创新与发展论坛。

荷兰知名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理解中国”访问学者柯雷作为嘉宾出席论坛,在他看来,当下社会中诗社无所不在,但土牛诗歌俱乐部作为乡间诗社出现在乡村,在中国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有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论坛嘉宾、《打工诗人》杂志社执行编委吴开展承认,当今社会诗人、诗歌的影响力在降低,但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文艺梦、诗歌梦。“诗歌的力量从未降低或减弱,好的诗歌让阅读者的生活更有温度,从这一点上看,土牛的诗歌歌唱了江宁、南京、祖国,有力地感染和鼓舞读者追求美好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周爱明

  • 上一篇:南京“大美浦口”旅游推介会举办
  • 下一篇:南京沙洲街道大走访 解决不少“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