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建设改造不易,长效管理更难。如何确保农村“厕所革命”的成果常态化,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需要更多的管理智慧和耐力。
记者走访多个村庄发现,各区、街镇、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落实专人保洁和奖惩制度确保公厕养护不打折,同时坚持长期宣传,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如厕和卫生习惯,通过管好小厕所,不仅让美丽乡村变得更“清新”,也提升了乡村文明。
高淳区固城街道双全社区大全自然村,游园广场旁新建成投用的公厕,保洁制度已上墙,“每天全冲扫一次,达到‘一净二通六无’的卫生标准,即室内外净,沟眼通、管道通,无积灰蛛网、无烟蒂杂物、无污迹粪疤、无尿碱、无蝇蛆鼠、无乱刻乱画。”
如何确保常态保洁保质保量?双全社区党总支书记孙贤长介绍,过去一座公厕每年保洁费只有400元,这笔费用给到一名保洁员,由其打包负责全年的公厕保洁。“因为费用太少,保洁员一般只在卫生检查或逢年过节时打扫一下。”孙贤长说,现在公厕纳入村庄整体保洁,按标准给保洁员发放月工资并实施考核。收入涨了,保洁员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每天早晚都对公厕进行打扫,保证村民游客有一个干净的如厕环境。
六合区马鞍街道各村集体经济有限,为了确保公厕长效管理,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我们不能跟城里比,没有条件聘请专职保洁员,那就发动村民共治。”马鞍城管执法中队中队长沈明捷说,在格张自然村,通过自愿报名确定由3名村民按月轮流负责公厕保洁,每个月由村集体支付800元保洁费。这3名村民在家门口干公厕保洁,既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不耽误干农活、干家务。
马鞍街道还制定了具体的奖惩办法。街道每年对每个自然村的公共设施养护设3万元奖补资金,其中就包括对公厕的养护。城管中队队员及街道信息员每周对相关公厕进行两到三次巡查,一旦发现保洁不达标或破损设施维修不及时等现象,就要记录并扣分。“公厕管护纳入村工作考核,扣一分就要扣50块钱。”沈明捷说,如果1分不扣,3万元奖补可以全部拿到,用于补充村设施养护的经费支出。如果屡屡被扣分,拿到手的奖补就打了折扣,村自行支出的养护经费就要多一些,“目前来看,奖惩激励还是很有效的。”
农村户厕改造,南京近年来其实一直在持续推进,但村民们长期形成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此,尽管我市近些年来进行了多轮农村户厕改造,但旱厕还是存在反复回潮现象。此番“革命”成果如何长效保持?
“后期管理怎么跟得上,我们在开始拿改厕方案时就想到了。”谷里街道爱卫办主任张志军告诉记者,街道2014年曾进行过一次取缔旱厕的改厕工程,但很多农户算了用水的经济账后就弃用带水箱的厕所了。“当时改厕用的是陶瓷蹲坑和水箱,冬天一冻或者砖头一砸,很容易坏掉。再加之后期缺乏专人维护,回潮在所难免。”张志军说,此番改厕,区、街加大投入,用上了不锈钢的蹲坑。同时,为让农户转变观念,正确使用无害化户厕,今年以来各行政村一直在加大宣传。对于后期的维护,街道正考虑出资聘请第三方公司,“水箱坏了及时有人修,在巡查中加大宣传力度,农户们逐渐就自觉使用水冲式厕所了。”
“我们要新改建出更好的公厕,村民们看见了、用上了干净的公厕,卫生习惯会渐渐向好,家庭的旱厕回潮也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高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在农村公厕的新改建中,还存在新增公厕选址难、少数村民无“即用即冲”习惯等问题。为此,相关街镇、村正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村民们逐步转变观念,推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番农村“厕所革命”,让农村“方便”更方便、真方便,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马金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王振心马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