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卞 晔
12月20日16时许,吉安市吉州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谢建明在自己的办公室迎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打算投资制造等离子真空设备,另一位则是一家LED设备封装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这两个项目谈了一年多,谢建明和他们早已成了朋友。如今这两个项目即将落户园区,并有望快速投产。
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吉州工业园位列全省第31位,较去年上升16位,创造了吉州区历史最好成绩。投资商对这块热土的青睐恰恰印证了该园区的魅力。近日,记者走进园区探寻这份魅力。
在换位思考中,“腾笼换鸟”盘活资源
政府外出招商已成寻常,但在吉州,企业与当地政府一同外出招商,让记者颇感新奇。
12月21日上午,尽管飘着冬雨,位于吉州工业园的赛科电子信息产业园依旧热闹,产业园内新建的标准厂房已大多封顶,即将竣工。该产业园项目经理万华伟告诉记者,作为产业园的持有者,吉安合众兴实业有限公司2017年从园区管委会手中,通过“腾笼换鸟”方式盘下了这块当时几近荒废的土地,并于当年底动工建设标准厂房,目前已基本建成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其中4万平方米在封顶前就被租出去了。
当记者提出想采访产业园的负责人时,万华伟却告知,几位负责人还在广东招商未归。“还剩6万平方米的厂房需要租出去,当然上心了。”万华伟解释,合众兴是家工业地产公司,发展需要依靠厂房的出租和物业管理,所以招商的积极性不比当地政府低。由于厂房建设有每平方米50元的政府补贴,加上园区已形成通信传输产业集聚,万华伟认为企业通过招租盈利并不难。
“将地卖给企业,让企业自主建设只是我们建设标准厂房的一种方式。”谢建明告诉记者,此外,管委会站在企业的角度,还采取了政府代建、村集体合力建等多种标准厂房建设模式,让企业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式。
12月20日来找谢建明的两位企业负责人,正是看到园区有一批即将竣工可用的标准厂房,才决定投资。“这块地之前一直闲置,于是管委会将它回购,分批建设标准厂房。实际上我们得知这两家企业有投资意愿后,也加快了建设进度,边建设边招商。”谢建明说。
不仅如此,该区还以“亩产论英雄”,追求高质量发展。区里规定,企业单体厂房单层建筑面积至少5000平方米以上,主干道厂房至少5层,厂房结构以大跨度为主。这样的规定,在树立集约发展理念的同时,也符合通信传输产业的生产实际。位于该园区的江西住电电装公司,2017年就创造了每亩主营业务收入3000余万元和每亩税收200余万元的佳绩。
在精准服务中,助推产业延链补链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
吉安市宏瑞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覆铜板的民营企业。当下,该企业建设正酣的二期工程也映衬出它的昂扬发展。说起营商环境,该公司财务出纳肖雯和财务事业部总经理丁琴英有切身感受。
今年秋天,企业为了获得一笔财园信贷通贷款,肖雯拿着企业房地产抵押审批表到各部门签字盖章,没想到2天内就全部完成。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永德花费半天时间,专门领着她赶到一个会议现场找到相关负责人签字。
宏瑞兴早在吉州投资前也在外地办过厂,丁琴英记得,当时她同样是办理这项业务,却在当地耗费了数周时间。丁琴英坦言,园区周到的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吉州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企业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由于此次审批迅速,企业当月就获得了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丁琴英从而向上游供货商预订了大批原材料,压低了购买价,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宏瑞兴的做大做强也给吉州带来实惠。在宏瑞兴的以商招商下,近年来,宏业铜箔、和盈电路等上下游企业陆续投资该园区,并形成一条从生产铜箔到覆铜板,再到线路板和LED封装的全产业链。
今年以来,该区深化“一个电话服务到、一枚公章审批完”改革,企业办事正实现由“只跑一次”向“一次不跑”的跨越;吉州工业园在管委会一楼设立了园区行政审批分局,为进园企业提供全程代办、全程跟进的服务。
“不论是多模式建设标准厂房,还是精准服务企业,都是我们优环境的工作抓手,目的就是想方设法帮企业降成本,包括金钱、人力、时间等各种成本,让企业‘轻装’成长。”吉州区委副书记陈海民表示。下一步,该区将总结点对点帮扶企业的经验,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示范区,助力吉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