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琴亭镇花塘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户搬进新家。通讯员 李小斌摄
近日,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组织爱心小分队,带着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先后来到路口村和里睦村,给贫困户送去冬日的温暖。 通讯员 钟小兰摄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的贫困户家住大山深处,发展条件受限;有的子女多,读书开支大;有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各种客观存在的困难如同藤蔓,拴住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脚步。
为让这些贫困户走出困境、走向幸福,我省扎实推进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工程,织密政策保障网,打牢基石助脱贫,让贫困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享受到政策的实惠。
本报记者 骆 辉 实习生 徐宇晴
故事一
没有政府,这辈子也住不上新房
莲花县神泉乡永坊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崭新的楼房矗立在一片油茶林旁,房前屋后的草木绿意葱茏,活动广场的健身器材齐全,一条水泥路通往不远处的集镇。
这是一套一室一厅带厨卫的新房,光洁的瓷砖、雪白的墙面,72岁的刘元娇坐在家里烤着电炉,做着手工,幸福的笑容映在脸上。见到记者,刘元娇高兴地说:“没有政府帮助,我这辈子也别想住新房。”
20多年前,刘元娇的丈夫不幸去世,2008年,她意外摔伤了腿,成了残疾人,唯一的儿子又在外务工。这些年来,刘元娇独自一人住在永坊村永垅自然村,住了40多年的土坯房,地面湿滑,门窗破损,光线阴暗。
为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莲花县集中建设了5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做到了绿化、美化、亮化,实现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2018年10月,刘元娇搬进了新房。更让她高兴的是,安置点建了扶贫车间,经常会把一些简单的手工活交给她做,一天可以挣50元左右。“干活累了,就到广场上走走,或看看电视,找邻居聊聊天,往日的孤苦再也没有了。”刘元娇说。
记者点评: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把扶贫车间建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提高贫困人员后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让群众有活干、能挣钱、有奔头,方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故事二
走出阴影,孩子的信心越来越强
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王延华家客厅的墙面上,贴满了孩子的奖状。王延华的大儿子王江豪在铜鼓中学读高一,小儿子王林锋在三都中学读初一。就在几年前,这两个孩子差点因为家贫放弃学业。
2012年,王延华患上了尘肺病,从此不能干重活,家庭迅速陷入困境,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一度有了辍学的念头。2014年,王延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被纳入低保对象,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在教育扶贫上,王江豪除享受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外,还获得了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王林锋除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外,每年还可得到1250元的生活补助。
王江豪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学校和老师对贫困家庭学生特别关心,除了学习生活方面的帮助,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时间一长容易自卑。我们经常鼓励这些孩子,让他们振作精神、找回自信。”
2018年,我省共发放学生资助金41.26亿元,惠及151.2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7.22万人,兑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记者点评:
教育,让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举。做好教育扶贫,不仅要重视对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的资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
故事三
漂泊20多年,终于回到家
“过去20多年,我一直在外漂泊,现在回到家里,吃得饱、穿得暖,还有自己的房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1月9日,袁邦财来到乐安县委宣传部感谢扶贫干部。
袁邦财是乐安县戴坊镇横江村人,40岁那年,因中毒造成残疾。由于没有成家、没有谋生技能,袁邦财走上了四处流浪、沿街乞讨之路。时间一长,老家的旧房子倒塌了,袁邦财偶尔回家,只能暂住兄弟家中。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村里将袁邦财列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落实了五保政策;2016年,镇里帮他建起了安居房,添置了基本生活用具;2018年底,袁邦财结束了在外沿街乞讨的日子,回到村里。如今,袁邦财每月有350元五保金、105元养老金,每年可拿到3000元光伏扶贫分红,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袁邦财回村后,结对帮扶干部每周都会上门看望他,帮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生病住院,他们提着水果来看我;过生日时,他们买来蛋糕陪我吃饭;快过年了,他们还给我买新衣服,让我这个独居老人感受到了多年没有的温暖。”袁邦财说。
记者点评:
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只有靠政府兜底,才能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只有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织密兜底保障网,才能一个都不少地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