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春节前夕说民俗 南昌人过大年有十足仪式感

时间:2019-02-07

“过了廿四,天天都是年。”在南昌,农历“小年”一过,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现在许多饭店的“年夜饭”早已预订一空,各大超市、商场收银台前,采办年货的队伍排起长龙。

讲究民俗,讲究礼节,讲究合家团圆,讲究“年年有余的年夜饭”……其实,南昌人长期保持着春节的“仪式感”并不止这些。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通过走访多名民俗专家,试图还原“老南昌”是怎样过大年、庆新春的。

红纸裹铜钱 “赏红”图吉利

“南昌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老南昌与现在南昌的过年习俗既有很多重合,又保持有独特风味。”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余悦说,以过年红包为例,南昌人会在年三十向小辈、年幼者发红包。不过在明清时期,过年红包的名字却跟现在不一样。

“清同光年间,民间在新年时沿袭旧俗用红纸裹钱,称之为‘赏红’。”余悦介绍,以前南昌人在“赏红”时,不论当时流通货币是铜钱还是所谓“小票”,都必须用红纸包裹图个吉利。

与现在男女老少互相发红包不同的是,老南昌人“赏红”对象只能由长辈给予晚辈、年长者给予年轻人,或是发生在店铺老板与伙计这种雇佣关系之间。

守岁吃糊羹迎财接福

“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年夜饭后,南昌各家围火团座“熬年”(又称“守岁”)。夜深了,每人吃一碗“糊羹”。守岁后,南昌人都要鸣鞭炮封门,叫“封财门”。初一起床后,又要“开财门”,迎财接福。这几年,因为城区禁燃烟花爆竹,传统的爆竹“封财门”“开财门”不能在城区出现了。

“姑娘”拜年在初三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是南昌人拜年的习俗讲究,一直沿袭至今。也就是说,从明清至今,南昌人过年时都是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初二女儿、女婿给父母、岳父母拜年,初三、初四给“姑娘”(姑姑)等亲戚拜年。

“新春不拜年,素日无来往”。过年的时候,亲戚不论远近亲疏都要致贺,否则叫“不讲礼”。

“上七大似年”

我国传统文化中,女娲传说衍生出的“第七日造人”说法,使得农历正月初七成为值得庆贺的“人日”。而在南昌,“上七大似年”的习俗则因为隆重的敬神活动,令“上七”这天的年味更浓。

“吃了上七羹,大人小子务营生。”据清朝同治年间《南昌县志》记载,当时南昌人在上七这一天的早饭,是要吃一碗糊羹的。早餐饭毕,农事农业、商理商业就将在新的一年有个新的开始。一直到现在,不少南昌人经营的商铺都会赶在“上七”开门营业。

“过了元宵罢了灯”

南昌民间有“正月十五大过年”的说法,突出“闹元宵”的一个“闹”字。“闹”的方式有:张灯、观灯、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南昌还有“过了元宵罢了灯”之说,过了元宵才结束了春节活动。

一直到现在,南昌人在正月十五这天除了必吃汤圆外,也都讲究以猜灯谜、看花灯、欣赏舞龙舞狮等方式来“闹元宵”。

烹饪方式改变“送灶”风俗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廿三、廿四是民间送灶神上天的日子,南昌人称“送灶”或“辞灶”。老南昌在送灶时,得先向设在墙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糯米团。然后,在灶神嘴上涂蜜,嘴里塞糯米团,再把灶神像撕下烧掉,意为嘴巴甜甜的,肚子饱饱的。

“越是城市的中心区,祭灶的风俗越少。”余悦介绍,因为随着烹饪方式的改变,许多家庭烧饭做菜都用上了燃气、微波炉。现在越是城市的中心区,祭灶的风俗越少。而在城中村或是郊区、周边县城,仍有许多家庭还保留着祭灶的风俗。

初一“烧旺火”在城市消失

明清时期,南昌居民过年习俗有在大年初一“烧旺火”的习惯,就是在院里点燃火把、火堆或者在家里烧炭火盆,以驱邪象征着全家兴旺发达。但是随着保护自然生态的需要,城市已普遍使用燃气,没有了烧柴草的可能。家庭普遍使用空调,一般很少用木炭火取暖,“烧旺火”的习俗在城市已经彻底消失了。

城市居民大多不煮“送穷”饭

南昌人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是“祭祖”:春节前或大年初一,摆好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回家再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

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龚国光介绍,现在在城市里,大规模的春节祭祖活动已经极少见到,市民多是去往城中佑民寺等寺庙祈福。而在城中村或郊县,依然有大规模的祭祖活动。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每家每户都不扫除、不拖地、不倒垃圾。”龚国光表示,“聚财”是南昌乃至赣地独特民风。大年初四开始,各家清晨就要开始大扫除并用簸箕铲除,最后以敲锣鼓等方式送到远离宅院的地方焚烧,叫“送穷”。

“南昌人在‘送穷神、扫晦气’时还要蒸发糕、花馒头来讨个吉利。”龚国光介绍,正月初六又称“马日”,早先南昌人都会在这一天早早地煮上“送穷”饭,召集大家吃个一干二净以“送走贫穷,迎来幸福”。但随着民俗习惯的改变和城市化发展,一般城市居民对“送穷”习俗已经淡忘。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 上一篇:南昌“一纵一横”再提升 精雕细琢迎春节(图)
  • 下一篇:扩充普惠性资源 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