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平 本报记者 钟金平
春运期间,火车平稳运行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推着50公斤重的仪器,不停地为火车钢轨“巡医问诊”,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呼:“铁路B超医生”。2月6日,大年初二,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群体。
凌晨5时,天还没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赣州工务段探伤班长李泽辉和他的4位同事扛着仪器上路了,对辖区内赣州站的铁路钢轨进行常规探伤检查。“我们都是两头黑,早晨天不亮出来,晚上天黑了回家。”李泽辉话语中带着幽默。来到现场李泽辉与工友小心将两台探伤仪架上两侧铁轨,调整好数据,作业正式开始。
有着25年“寻医问诊”经历的李泽辉早就练就了“定睛查波”和“听音辨伤”的绝技。给钢轨体检的过程中,李泽辉总是聚精会神,双眼一刻也不离开屏幕。他说,稍不留神,伤情就漏过了。检查过程中时不时还得用锤子敲、镜子照,一天弯腰上百次。
“滴滴滴……” 突然间,李泽辉手执的钢轨探伤仪发出报警声。他立即察看异样波形,与工长杨金国一同复核伤损情况。经联合会诊发现:轨头裂纹、深度9毫米,判定为重伤。李泽辉与同事立即对此处重伤钢轨进行加固处理,利用晚上的“天窗点”(指没有火车通过的空档期)进行更换。换好钢轨后,已是晚上8时了,此时李泽辉和他的工友才下班。他们说:“只要火车安全,下班再晚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