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芳
本报记者 郑 颖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共同组成了攻坚的主体。当一个个贫困县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时,广大非贫困县也高度重视、不敢懈怠,打响了一场场与贫困决裂的战斗。
作为深度贫困村较多的非贫困地区,铜鼓县就是其中的代表。
铜鼓县贫困发生率达10.02%,全县有27个贫困村,25个是深度贫困村。虽然贫困程度较深,但铜鼓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铜鼓县补齐短板,做好生态文章,通过“金山银山”的减贫经济效益与“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效益有机统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从“望山”到“下山”,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镜头】
2月21日7时30分,随着“砰”的一声关门声,贫困户王青彦一家三口出门了。他和妻子赶着去镇里的工厂上班,读初二的女儿步行着往学校走去,一家人开始了崭新的一天生活。王青彦以前住在幕府山脉深处的高桥乡濠洲村,那里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夫妻俩没技术,身体又不好,每天只能望着连绵不断的大山,枉自兴叹。
铜鼓县山地面积占87%,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因为地质灾害频发、生产效率较低,有些地方出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情况。2016年开始,该县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陆续把住在深山里的贫困群众搬到集镇,由政府统规统建,解决住房问题。
2017年10月,王青彦拿到新房的钥匙,这是一套75平方米的二居室。搬出大山,王青彦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和妻子在镇里的竹产品加工厂找到了工作,两个人每月收入5500元。
据统计,2018年,该县完成7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搬迁1286户5320人,入住率达100%。
●【点评】
“树挪死,人挪活”。把那些居住在深山的群众搬下山,不仅根本性地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在搬迁过程中,铜鼓县这种统规统建的模式,可以准确把握国家要求,确保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既让贫困群众得了实惠,又不会造成新的贫困。
从“出行难”到“路路通”,连接起山内外的世界
●【镜头】
这头连着铜鼓县城,那头连着仙姑坛景区,一条12公里蜿蜒曲折的永坪公路,把山外的繁华和山里的深度贫困村钓鱼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以前这路坑坑洼洼,开车摇摇晃晃1个多小时才能到县城,现在只要10分钟。”钓鱼村村民陆青山说。
2017年,永坪公路项目启动后,整个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还有缺口,正在为难之时,一份按有坪田村52户村民手印的《放弃补偿款承诺书》送到了镇里。原来,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村组干部带头签下放弃补偿款的承诺书。最终,公路沿线100%的村民放弃补偿,还义务投工72天参与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的短板,成了铜鼓县突破的重点。该县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建制村主干道拓宽改造,旅游公路、农村桥梁建设改造,自然村路路通建设等。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该县修桥56座,建设206.7公里各等级公路。
●【点评】
“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山区群众而言意义非凡,它可以把山里的特产卖到山外,把山外的客人请进山里,为山区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深山里的村民,用自己让出的一小步,换回发展的一大步,彰显出群众的无穷力量。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主体,应充分挖掘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从“砍树”到“种树”,生态产业发展正当时
●【镜头三】
虽然连绵的阴雨让客人大为减少,可开农家乐的永丰村村民邱慈保一刻也没闲着,熏腊肉、种蔬菜,忙得不亦乐乎。他说:“等天气一转暖,来我们这旅游的人可多了。”
邱慈保给我们算了一笔“生态账”:以前,村民靠山吃山,翻山越岭、汗流浃背砍树卖树,一年累死累活收入也不过万把块钱;现在,开农家乐、搞民宿,村民不仅不砍树,还种树,靠卖空气、卖风景吃饭,去年村里很多人赚了五六万元。
为保护修河源头的生态环境,2002年,铜鼓县对山上的公益林开始禁伐,2016年起,天然林也列入禁伐范围。禁伐后,发展旅游成为山区很多群众的选择。
该县因势利导,各村根据自身文化特色、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纷纷亮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助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同时,该县还利用生态,大力发展茶叶、蜂蜜、中药材等生态种养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产业合作社197家,特色产业176个,其中种养产业160个,种植业规模达8.13万亩。
●【点评】
既保护生态,又脱贫致富。铜鼓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用生态优势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该县初步打通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