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已经建成。本报记者 徐黎明摄
万年县裴梅镇柯岭、梅源、上洪等3个村庄的800亩农田,多年来一直饱受缺水灌溉之苦。当地农民辛苦种植的水稻,因为水源不够年年减产减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保障农田正常灌溉。
春耕在即,一个好消息传来:经过多方努力,这3个村的农田终于有了新的水源,泵站和引水管道等水利设施建设也接近尾声,村民再也不用为农田灌溉发愁了。
没有固定水源庄稼年年减收
虽然地处丘陵地带,但裴梅镇水资源比较丰富,该镇境内有大港桥水库、红色水库、龙泉湖等大小水库湖泊30多处,优质的水源加上肥沃疏松的土质,使该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柯岭、梅源、上洪这3个村相对偏僻,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但在10年前,村民并不会为水发愁。村民喝的、耕地灌溉用的都是大港桥水库的优质水。
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人口增多,当地将大港桥水库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地,划为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区。此后,柯岭等3村的800亩农田用水渐渐捉襟见肘,失去了固定水源,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水稻年年减收减产。
“这800亩农田可都是良田啊!”村民说,可水库的水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他们只能“靠天吃饭”。遇到雨水充沛的年景,收成还好一些,一旦天气不帮忙,水稻减收甚至绝收在所难免。
另辟蹊径从珠溪河引水灌溉
当地村民介绍,由于没有一条像样的水利工程,即便老天眷顾,雨水充沛,却蓄不了水,只能眼巴巴看着白白流掉。
去年下半年,柯岭等3个村农田再次遭受干旱袭击,不少稻田减产60%,部分稻田绝收。痛定思痛,裴梅镇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商讨对策。
“必须另外开辟一条水源,才能保障800亩农田旱涝保收。”该镇水利站提出,镇内有一条珠溪河,水源较丰富,如果把这条河的水引入农田,可从根本上破解灌溉难题。
说干就干,当水利专家实地查看时,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又出现了。“珠溪河地势很低,而柯岭等村的农田地势很高,且路途较远,要想引入河水,必须安装高效提水灌溉设备,工程量很大。”裴梅镇副镇长曹建金说,柯岭等村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么大的水利项目。
多方合力共建水利工程
“只有动员多方力量,对水利工程实施共建计划,才能帮缺水村圆上灌溉梦。”曹建金介绍,今年年初,他们在珠溪河边选好地址,拟建一座泵站;其次,还要在泵站和农田之间建一条引水沟渠。
工程人员经过再三踏勘,找到一条最近的线路,但仍有1200米长。如果沟渠使用混凝土结构,工程将耗资很大。为了节省开支,节约土地,又让水利工程发挥效益,决定使用PVC给水管,埋设在稻田里。经过多方努力,万年县水务局解决了一台价值5万元的泵站,镇政府给予了“一事一议”专项扶持款6万元。
听说要建泵站,柯岭等3个村的村民也很积极,很短时间就自筹资金7万元。能争取的都争取了,可还有3万元的资金缺口,怎么办?
经万年县委统战部和县工商联牵线,2月初,深圳万年商会、温州万年商会、万年高新区商会三大商会参与水利设施共建,落实了3.6万元建设资金。
“目前,整个灌溉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曹建金说。
本报记者 徐黎明